走食品深加工道路
黑龍江哈爾濱市巴彥縣八旗糧油公司是一家有著13年歷史的油脂加工企業,近兩年通過改進加工工藝,為南方食品企業提供大豆蛋白原料,經營效益有所好轉。該公司總經理劉宏偉說,目前,消費者對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公司還將拓展大豆素食加工業務。
向食品領域拓展業務,是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擺脫困境的一種探索。據了解,黑龍江大豆加工能力1400萬噸,非轉基因大豆加工量居全國首位;但主要以油脂加工企業為主,深加工企業少。由于國產大豆價格高于進口大豆,導致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成本普遍較高,經營艱難,開工率在20%至30%,對國產大豆的帶動能力非常弱。
3月份,為了解決“賣豆難”問題,吉林、黑龍江先后出臺大豆加工補貼政策,每噸補貼300元,補貼對象為省內年處理能力5000噸以上的大豆食品加工企業。這將有助于促進大豆食品加工產業發展。
大豆加工企業承載著帶動全產業鏈發展的功能,是國產大豆產業振興的希望所在。專家認為,4大國際糧商大量收購兼并國內大豆加工企業,轉基因大豆對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形成沖擊,導致國內大豆加工企業經營不景氣。我國應扶持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發展,走食品深加工道路。
打響“中國大豆”品牌
國產大豆具有非轉基因優勢,在國際市場得到高度認可,占據了世界食用大豆50%的市場份額。但是,國內一直缺乏叫得響的“中國大豆”知名品牌。黑龍江大豆雖具有地域優勢,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區域品牌。
目前,國內大豆加工企業的品牌意識正在逐漸增強。黑龍江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建設了300萬畝原料基地,年加工能力60萬噸,構建了從原料基地、加工直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其生產的“九三”非轉基因大豆油和食用大豆已成為享譽東北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
山東禹王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加工及原料加工基地。禹王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大豆蛋白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企業之間惡性競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他認為,大豆行業不規范競爭,會讓國產大豆的品牌形象嚴重受損。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等有關方面應聯合起來,建立健康、優良、有序的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避免國產大豆加工企業陷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該負責人表示,要保護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原產地品牌,就需要嚴格規范種子公司和相關研發機構,并通過種子法保證中國大豆固有的非轉基因特性。同時,要確保進口轉基因大豆不流向大豆食品加工企業,引導市場走上規范化軌道。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登高認為,應該從國家層面打造“中國大豆”品牌形象,發揮國產大豆品種、資源和食品文化優勢,使“中國大豆”及“中國大豆食品”走向國際市場。同時,還要加強對國產大豆的質量監管,防止假冒偽劣產品、藥物殘留產品流向市場,保證國產大豆的品質優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