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古建筑木材科學研究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以下簡稱“古建木材科研基地”),近日在京成立。
揭牌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國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長郝育軍介紹,古建木材科研基地的成立,是落實國家林草局與國家文物局《關于加強世界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合作協議》的具體舉措。他表示,要將基地打造成為古建筑檢測診斷、監測預警以及保護修繕的科研平臺、產學研用一體化技術集成平臺,以及對外開放、行業共享的學術交流平臺。
國家文物局科教司司長羅靜表示,古建木材科研基地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不斷攻克古建筑木材識別與檢測、安全性評估、防護與補強等方面的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古建筑的系統性保護提供科學方案。
以木結構為主體的中國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自成體系、獨樹一幟,被稱為東方木結構建筑體系之代表,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極高的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重要文化象征。自2004年至今,國家文物局分八批共認定了40個重點科研基地。今年5月22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八批重點科研基地認定名單,木材所申報的古建木材科研基地入選。
未來,古建木材科研基地將發揚“工匠”精神,“尊重木材本質”,全力解決古建筑木材劣化病害機理等科學問題,攻克病害診斷識別、材料服役評價、綠色多效防護等“卡脖子”技術難題,創制綠色防護產品,著力構建古建筑木材病理學理論體系,強化古建筑的系統性保護,提高古建筑預防性保護能力,更好地支撐和服務國家文物保護事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