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血友病患者被稱為“玻璃人”,由于凝血功能障礙,哪怕一個小小的磕碰,也可能讓他們血流不止。在廈門,有的患者因為要做關節置換手術,不得不準備幾十萬元用于購買凝血因子;有的人做菜時腦袋不小心碰了一下,反復出血……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玻璃人”該如何保護自己?記者昨日采訪了相關專家。
出血難止患者,幾乎都是男性
血友病是一組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終身具有輕微創傷即出血的傾向,常在兒童期起病,目前尚無法根治,主要治療方式是補充凝血因子。據估算,我國的血友病患者人數可能有10萬人左右,患者幾乎都是男性。
第一醫院血液科駱宜茗主任醫師介紹,血友病易造成關節損傷導致身體殘疾,最常見的是皮膚、肌肉、關節出血,頸部和喉部出血可造成呼吸困難,顱內出血則可能引發死亡。輕型血友病不會出現自發性出血,但手術或外傷時可異常出血;中型偶然可見自發性出血,手術或外傷時可嚴重出血;重型可出現典型的肌肉或關節自發性出血,致殘率高。
最怕外傷,受傷后要及時治療
“玻璃人”最怕碰撞,即使常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小碰撞,對他們來說也可能是致命危險。有一位患者做菜的時候腦袋磕了一下,沒有立即到醫院處理,后來出血止不住,輸凝血因子后似乎止住了,不久又開始出血。駱宜茗提醒,血友病患者碰撞后應立即冷敷,抬高患肢,切莫用活絡油按摩,以免加重出血;一旦受傷,無論有沒有可見的出血(有的會內出血),應及時到醫院輸凝血因子,不要抱僥幸心理。
手術對中重型血友病患者來說是極其嚴峻的考驗。對他們而言,能口服藥的時候盡量避免打針注射;即使是拔牙這種相對簡單的操作,能不拔就不拔。曾有一位打算做關節置換手術的血友病患者,提前準備了幾十萬元用于輸凝血因子。
生育前查基因,適度運動早治療
血友病患者可以生孩子嗎?駱宜茗表示,血友病有“傳男不傳女”的特點,比較常見的遺傳模式是“外公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只要父母雙方不全都是血友病患者,可以生育,但需要進行產前咨詢和基因檢測。
“玻璃人”如此脆弱,是不是要盡量減少活動?駱宜茗說,有些血友病患者長期臥床,肌肉可能萎縮。患者平時可做一些相對安全的運動,如游泳。
血友病早期持續性的規范治療很重要,兒童時期是治療黃金期。血友病經正規治療,可以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