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再次加息概率高 新興市場跟還是不跟
本周,關于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又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美聯儲預計年內第二次加息,歐洲央行釋放出了一些鷹派的信號,或準備商討有關何時退出量化寬松(QE)的計劃。
對于即將公布的美聯儲最新利率決議,從當下市場預期以及CME聯儲觀察工具來看,美聯儲再次加息幾乎成為定局。市場普遍預計,今年美聯儲將總共加息4次。對于歐洲央行而言,雖然在前幾日強烈暗示退出一事,但真的動手還要等一段時間。
其實,最近美聯儲正被到處“抱怨”。繼印度央行行長Urjit Patel高呼美聯儲與美財政部攜手制造“美元荒”,造成新興市場動蕩,并呼吁美聯儲改變縮表計劃之后,新任印度尼西亞央行行長Perry Warjiyo又再次呼吁美聯儲放慢縮表節奏,考慮其政策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如今,加息成了新興市場應對美聯儲緊縮的必修課,最近阿根廷、土耳其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央行已經紛紛加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正常化已經給美元帶來提振作用,若美聯儲的縮表以其預期的速度繼續,那么美國貨幣政策可能加速美元上行,同時給新興市場帶來更多“痛苦”。
一般而言,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的國家的通脹率也會較高,所以新興國家的基準利率通常都高于美國。然而,這一“常態”正在發生轉變。本周,如果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美國基準利率將升至1.75%至2.00%區間。這將意味著,美國的基準利率將會超過亞太地區的幾個經濟體——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泰國。其中,新西蘭的政策利率將自2000年以來首次低于美聯儲。野村控股公司新加坡新興市場經濟主管Robert Subbaraman表示,“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因為從理論上講,自然利率應該與經濟增長潛力掛鉤。”
那么,美聯儲本周大概率加息,中國會跟隨嗎?市場對貨幣政策的討論已經如火如荼。不少機構認為,中國人民銀行仍有可能小幅跟隨上調逆回購利率,還會再度動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不過,中國人民銀行透過定向降準只是緩解MLF、逆回購大量到期后,金融機構的資金面緊張問題,而不是提供大量的增量資金,所以不會給市場一個貨幣政策再度寬松的信號。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