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美國8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新增23.5萬個就業崗位是今年最低增幅,也遠低于濟學家之前預期72萬個的數據。資本市場聞之出現了巨大波動:美國股市先下跌、后上漲;美元走軟;加密貨幣繼續全線上漲,比特幣一周多來首次突破5萬美元大關;美油尾盤下跌0.89美元,跌幅為1.27%,報收69.1美元/桶。價格的波動反映了金融市場心理,認為美國就業人數增長不及預期,尤其是休閑和酒店業就業幾乎不見增長,說明德爾塔變異毒株掀起的新一波疫情已影響經濟復蘇進度,美國經濟復蘇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
“經濟在這兩個月的表現將決定美聯儲是在今年還是2022年開始縮減量化寬松”,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等決策者甚至在之前還預計將在今年底開始縮減量化寬松。但不夠理想的就業數據使市場懷疑,美聯儲有可能為了托底經濟復蘇,大概率延后原本今年年底要推出的縮減購債計劃(Taper)。
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分析師認為,投資者可能會把并不強勁的8月就業數據看作是美國經濟持續復蘇過程中因德爾塔疫情而產生的一時反常。“市場正在研究這份數據,并認為這是暫時的,我們談論了暫時性通脹。這里我們將談論德爾塔毒株帶來的暫時性影響,至少就市場反應而言是如此。”
信安環球投資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middot;沙阿表示,如果就業市場遲遲不能恢復,那么9月3日非常疲軟的數據甚至可能會導致美聯儲在11月降息。英聯邦金融網絡首席投資官布拉德·麥克米蘭指出,就業報告意味著經濟增長放緩,但也意味著美聯儲不會很快收緊貨幣政策,這應該會大大限制對市場的任何負面影響。
美國疫情反復可能導致美聯儲寬
松政策的延續,對近期國際糧價和大宗商品市場產生直接影響。一方面,據9月2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糖、小麥和植物油的國際報價強勁上漲的帶動下,全球糧食大宗商品價格在連續兩個月下跌后于8月份迅速反彈;另一方面,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反彈,主要受金融屬性推動。9月2日,中國1月份交割的焦煤、焦炭期貨收盤價格分別為2669元/噸和3359元/噸,單日漲幅高達6.27%和5.1%,價格均創歷史新高;其他大宗商品也不甘示弱,國際銅價重返10年高位,鋁、錫等商品價格向著11年高位“沖刺”。近期國際糧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就是受到美聯儲政策信號不會很快加息、將繼續維持寬松的金融環境的影響,再次提振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行情。
(記者 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