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不僅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毒品問題還會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今天是第36個“國際禁毒日”,同安區檢察院發布了兩起涉毒犯罪真實警示案例,有人到醫院開藥,讓救人藥品成了毒品,也有人為刷單賺錢卷入了走私毒品案件。
(資料圖)
?案例一
醫院開藥 將管制類藥品高價倒賣
漫畫/劉哲姝
2021年12月以來,李某因患有精神抑郁癥,多次到杭州市某醫院開具馬來酸咪達唑侖片等國家管制精神類藥品。2022年5月,李某偶然發現自己開具的藥品可以高價倒賣牟利,明知馬來酸咪達唑侖片系國家管制類藥品,可能被用于違法犯罪,仍通過咸魚App發布信息招攬買家。
2022年5月27日,李某尋到一個廈門買家,在微信聊天中也知道對方購買藥品并非本人使用,而是想用來“迷女人”,仍將5片馬來酸咪達唑侖片以395元的價格出售給廈門買家,并通過圓通快遞從杭州郵寄至廈門。經鑒定,馬來酸咪達唑侖片中檢出咪達唑侖成分。隨后,該案移送同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介紹,馬來酸咪達唑侖(力月西)臨床上用于治療失眠癥,是一種強效鎮靜催眠藥,開具這種藥品有嚴格限制。其有效成分咪達唑侖既是藥品也是毒品,被列管于《精神藥品品種目錄(2013年版)》中第109種,屬于國家二類精神藥品,由國家嚴格管控,不法分子通常在受害者失去意識后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經審查,李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向他人販賣其他毒品(凈重0.94克),其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販賣毒品罪。最終,李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一千元。
?案例二
刷單賺錢 竟卷入走私毒品案
漫畫/劉哲姝
2021年7月,曾某因生活拮據,在網絡上尋找高收益的刷單群,企圖通過刷單賺錢。后在一個刷單群里,曾某遇到一個買家,對方表示只要幫忙在網絡上從德國購買一批違禁藥品,就可以獲得1500元抽成。
明知從國外購買違禁藥品是違法行為,曾某卻經不起暴利誘惑,遂根據買家的指示,在網上以4500元的價格購買了10瓶違禁藥品,并約定從德國跨境郵寄至同安區某地。2021年8月,廈門郵局海關例行檢查時查獲這10瓶藥品。經民警對該藥品郵寄地址進行布控,前來取快遞的曾某被現場抓獲。經檢測,這10瓶藥品均含咪達唑侖成分。
隨后,該案移送同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經審查,曾某從境外購買并郵寄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入境,其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走私毒品罪。最終,曾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個月。
(文/廈門晚報記者 陳萬泉 通訊員 同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