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代謝》最新發表兩篇健康研究論文,其中一項臨床試驗顯示,在超重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將飲食誘導減重結合鍛煉,比僅控制飲食能帶來更好的胰島素敏感度改善和血糖控制效果。
另一篇論文稱,將膳食限制在休息時間里,可增強小鼠的運動耐力。該發現表明,提高運動能力不僅需要考慮營養組成,何時進食的時機也很重要。
第一篇論文介紹,胰島素抵抗血糖代謝常與肥胖有關。過去的研究表明,配合飲食與運動可為肥胖個體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反映在減重的增多和心臟代謝健康的改善。但這一組合對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還不明確。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Samuel Klein和同事及合作者提供的證據,支持了鍛煉加飲食可以額外改善肥胖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超過僅控制飲食的減重改善效果。他們研究設計使16名參與者在18-21周里減去10%的總體重,因此胰島素敏感性的差異是針對運動干預的,而非對不同減重效果。
第一組參與者(4男4女)僅進行飲食干預,包括個體飲食教育課程,遵循低脂、低鈉、低精制碳水和含有大量復雜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性飲食預制膳食。第二組(2男6女)的飲食干預結合了鍛煉干預,包括每周6次1小時的運動課程,混合有氧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和阻力訓練。數據表明兩組人減重10%都改善了胰島素敏感性,但在飲食和鍛煉結合減重的人中這一改善效果好約2-4倍(取決于測量方法)。
論文作者認為,他們的這項研究發現,凸顯了在肥胖治療中將結合鍛煉作為關鍵組成的重要性。
第二篇論文介紹,把食物可獲得性限制在一天特定時間窗口內的飲食控制,作為減重策略在對照臨床試驗中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因為有些人感到這比限制熱量攝入的飲食更容易堅持,而且近期證據表明,鍛煉的時機對于獲得心血管代謝改善也很重要。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張志輝、李旻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黃超蘭與同事等合作,測量了未經訓練的雄性和雌性小鼠,在3周時間里日間限制性喂養,僅在休息時(日間)能獲得食物。和夜間能獲得食物或24小時都能獲得食物的小鼠相比,日間限制性喂養幾乎使之運動時間和跑臺距離翻倍。研究者發現,這一改進是由骨骼肌脂代謝改變驅動的,可能獨立于晝夜節律。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由于他們的這項研究發現來自夜行的嚙齒類動物,后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理解進食時間作為飲食干預,以改善人類的體育活動效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