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何建華)近日,一趟由深圳開往宜昌的G1028次列車上,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名中年男性乘客突發疾病暈厥在座位上。危急關頭,恰好乘坐此次列車的鄂州職業大學醫學生熊玉夢同學勇敢地站了出來,與其他醫務人員一起展開了一場愛心接力,為突發疾病的乘客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乘客同志們請注意,9號車廂內有乘客突發不適,如有醫務人員請速來支援……”3月28日14時左右,深圳開往宜昌的G1028次列車上的廣播員播報了緊急求助信息。此時,13號車廂的熊玉夢正與輔導員老師交流這次廣州之行的畢業求職情況,聽到廣播緊急尋醫后,她馬上放下手機向9號車廂跑去。
到達9號車廂時,一群人正圍著一名昏厥的男性患者。該患者面色蒼白,意識不清,直冒冷汗。現場已經來了一名婦產科醫生,正在與乘務員交流。熊玉夢向乘務員表明身份后,立刻加入到緊急救助中。
“因為我是第一次獨自面對這種情況,聽到廣播后,真的很緊張,就怕自己一個人應付不來。” 熊玉夢說,但時間就是生命,盡管內心很忐忑,但她還是毫不遲疑第一時間沖了過去。
熊玉夢正在幫患者測量血壓(右三、穿黑色衣服者為熊玉夢)
由于患者意識不清,且無親朋同行,熊玉夢便和乘務員一起查看了他的行李,看能否從中找到他的既往病史或隨身攜帶的藥品,然而僅找到了幾粒芬必得。接著,他們懷疑該男子可能是低血糖,但在喂過糖水后,仍無任何好轉的跡象。
此時,一名乘務人員拿來了血壓測量儀,同車廂的一名熱心乘客也主動將自己的血糖儀拿了出來。熊玉夢立刻接過來,經測量發現該男子血糖正常,但血壓較高。排除低血糖后,熊玉夢和那位婦產科醫生又查看了該男子的瞳孔,觀察到他左上肢肌無力,左下肢肌力為零,但右側肢體正常,初步診斷為腦梗。
“不同于學校的實驗操作,也不同于實習時在醫院的現場救人,列車上沒有齊備的設施和藥品。遇到這種緊急情況非常考驗應變能力。 ”熊玉夢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內心非常著急,但也盡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她立刻撥打電話向自己的實習老師、鄂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的張醫生請教,在張醫生的指導下,他們和乘務員一起將病人放倒平躺,頭偏向一側,乘務員則立刻聯系最近站點的120急救車。
此時病人又出現了嘔吐癥狀,熊玉夢和后來趕到的醫護人員一起幫忙清理了患者呼吸道的嘔吐物。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們一邊監測患者血壓,一邊安撫患者情緒,避免患者陷入昏迷。40多分鐘后,列車到達郴州西站,熊玉夢協助醫護人員一起把患者轉運至擔架上,車站工作人員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將患者抬上了等候在此的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搶救。
列車再次啟動,熊玉夢回到座位上,此時她那顆緊張的心才慢慢放松下來。她說:“身為醫護人員,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病患,我感到很自豪!”
熊玉夢是鄂州職業大學醫學院2020級護理專業學生,也是一名學生黨員,在校期間表現優異,曾積極參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在學校綜合無菌技能大賽中榮獲二等獎、護理技能大賽中獲得“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賽項二等獎、“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三等獎。
還有2個月即將畢業,面對就業和擇業,她表示:“通過這次參與緊急救人,我更加感受到了醫學生的責任和擔當,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的目標和方向。”
一直以來,鄂州職業大學醫學院致力于學生的醫學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素養兩手抓。近年來,涌現出被人民日報及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一人撐起6個購藥群”的抗疫先進人物、“長江學子”陳洋;“6個月嬰兒卡喉,列車上演教科書式急救”、2021年鄂州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諶麗;“乘客心臟驟停,列車緊急施救”、2022年鄂州市第八屆道德模范陳音等先進個人,熊玉夢同學是繼這些先進典型之后又一位在高鐵上參與搶救病患的優秀學生。(發布者:何建華)
熊玉夢積極參與校園疫情防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