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砂石協會獲悉,江門市新會區泰盛石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盛石場”)是一家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砂石生產龍頭企業。據了解,該企業是按照英國BS812標準建設的石場,2012年獲得了香港品質保證局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是港珠澳大橋、臺山核電站、澳門大學珠海校區、香港新機場、深中大橋等重點建設工程的指定碎石供應商。
從2012年起,泰盛石場就開始著手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泰盛石場在礦山臺階和高陡邊坡面采用了板槽法和客土噴播法等先進工藝進行綠化和生態修復。
2019年8月,五馬同槽礦區被推薦為“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提名名單;2019年9月,五馬同槽礦區成功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2020年,蛇髻頂礦區通過綠色礦山驗收……
在“泰盛品質”成為區域砂石行業的標桿,“泰盛品牌”成為國內碎石行業的翹楚的當下,11月15日,記者走進泰盛石場,深入了解該企業多年來持續穩定發展之道。
讓礦山披“綠裝”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走進泰盛石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字宣傳語在背景墻上醒目亮眼,讓人過目不忘。從2012年起,泰盛石場就開始著手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開采區環境建設方面,泰盛石場所經營的礦區嚴格按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設計布置露天采場;嚴格遵循從上到下臺階式開采,最大限度利用礦產資源和保留原生自然環境,減少環境擾動,資源回采率達到95%以上;采用帶有捕塵器的潛孔鉆機穿孔,利用導爆管實現分段微差爆破,有效降低了鉆爆揚塵和爆破震動。
與此同時,泰盛石場堅持“邊開采、邊綠化、邊修復”的原則,臺階及高陡邊坡面采用了板槽法和客土噴播法等先進工藝進行綠化和生態修復。據統計,在這一系列復綠操作下,泰盛石場已開采礦山綠化率達到同期可綠化面積的100%,從未產生水土流失或其它地質災害事件,多年來礦區綠化和生態修復投資累計超過2億元。
另外,泰盛石場還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到精益求精。泰盛石場會充分利用石粉水洗制砂加工車間、表土加工車間,做好廢水、廢渣和廢石的處理工作,副產品砂、泥粉及加工后的表土全部銷往香港、澳門等地,未加工的表土與加工后的剩余渣土則全部用于礦山的土地復墾和復綠等工作,沒有多余渣土需外排處理。
擔起企業責任 回饋社會回報鄉親
多年來,泰盛石場不斷努力追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局面,一方面不斷修煉“內功”,完善廠區各個環節建設;另一方面,修煉“外功”,積極回饋社會,回報一方鄉親。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泰盛石場先后捐款千萬余元用于助力疫情防控,其中對新會區疫情防控的捐款已超500萬元。2021年至今,泰盛石場還先后捐款超5000萬元用于支持市、區、鎮三級的鄉村振興和鄉村風貌提升,其中包括崖門鎮蒼山村蒼盛公園建設,幫助9條村莊完成入村主干道鋪設新瀝青路等村容村貌改造,以及與甜水村結對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等一系列工作。另外在教育方面,泰盛石場設立了獎學助教專項基金,專門用于幫扶困難學生、獎勵優秀教育工作者。
泰盛石場扎根崖門、服務崖門。通過成立義工團,泰盛石場多次組織看望當地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并與當地麻風病救治點形成點對點幫扶機制,定期了解病人們的需求和生活狀況,逢年過節還會前去慰問,送去關心和溫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