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是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增長、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路徑。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
【資料圖】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新動能的成長有一個過程,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對實體經濟不斷賦能以及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完善,新動能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將更加明顯。
網絡經濟指數增長最快
為動態監測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基于《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指標體系,采用定基指數方法測算了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并修訂了歷史指數數據。
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以2014年為100)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2022年,各項分類指數與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網絡經濟指數增長最快,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最大。
2022年網絡經濟指數達2739.0,比上年增長39.6%。從主要構成指標看,截至2022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分別達14.6億戶、5.9億戶,分別比上年增長3.0%、10.1%;當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2617.6億GB,比上年增長18.1%。
工信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5G基站總數達305.5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6.9%。5G移動電話用戶達6.95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34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40.6%。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5G應用規模化發展是推動5G在實體經濟中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應用,充分發揮數字化轉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是一個持續提高應用價值、降低應用成本、優化應用環境的發展過程,將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
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支出比重提升
科技創新是增強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基礎。據測算,2022年,創新驅動指數336.3,比上年增長15.5%。從主要構成指標看,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3.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支出比重穩定提升,企業研發經費持續增長。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成果及應用,每萬名R&D人員專利授權量達4453.7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件;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額達47791億元,比上年增長28.2%。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閭海琪分析稱,2022年,我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持續集聚成長,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創新驅動深入推進,網絡經濟發展保持活躍,轉型升級扎實有效,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經濟活力指數如何
2022年,經濟活力指數為402.6,比上年增長3.5%,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1.6%。從主要構成指標看,利用外資保持增長,引資量質雙雙提升,2022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891億美元,增長8.0%;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83億美元,增長30.9%。網絡消費帶動快遞業務規模繼續擴大,2022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105.8億件,增長2.1%。
積極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今年上半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7036.5億元,下降了2.7%,穩外資形勢嚴峻。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多措并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圍繞外資企業關注的營商環境領域突出問題,國務院日前對外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從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等6個方面,提出了新一批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穩外資政策措施,以更有效提振外商投資信心,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進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