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近日走進遼寧沈陽對民營經濟有關片區開展調研。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遼寧沈陽起草制定《沈陽市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全面參與沈陽城市建設,并通過產權交易、并購重組等方式盤活自身資產。
據介紹,沈陽民營企業在高端裝備、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表現突出,沈鼓集團、特變電工、三生制藥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如今,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向“新”而行。遼寧方大集團常務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徐志新表示,該集團對鋼鐵板塊的信息化、自動化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了10億元,并推進多家智能工廠建設,同時引進了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徐志新說,從一季度數據來看,該公司經營效果比2024年同期要好,不管是經濟效益,還是外部需求都在上升。
從造出中國第一臺電梯開始,沈陽三洋重工始終在振興和發展民族工業的道路上堅守。沈陽三洋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姝穎表示,“老品牌”和“新路子”并不矛盾,要傳承老品牌優勢,筑牢發展根基。通過“智能制造”公司實現了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精細化管理和敏捷化生產。例如,將電梯與物聯網相結合,采集電梯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并上傳到互聯網監控中心,實現對電梯的實時監管維護,大大增強了電梯的安全性。
在電梯行業,進口品牌占據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疊加行業市場規模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大的因素,三洋重工作為國產民營品牌在克服自身不足的同時,在性價比、本土化服務、智能化創新等方面放大優勢,逐步提升市場份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民族品牌,三洋電梯還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布局海外銷售網絡,帶動東北地區的物流、貿易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提升區域經濟活力。
據介紹,2024年沈陽成功盤活存量資產項目14個,資產估值約44.47億元,吸引新增社會投資132.34億元,盤活成功率達77.8%。2024年11月1日,中信建投沈陽國際軟件園REITs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這是東北地區首單正式受理的公募REITs產品,是沈陽國際軟件園作為國內知名民營科技園區,利用資產證券化方式盤活存量資產,提升資產運營管理效率,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園區開發模式,推動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 (記者 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