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評價指數位居全省第一;
金融機構共為75955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411.63億元
■截至2月底,全市經營主體總量達到106.6萬戶,同比增長5.02%
其中,個體工商戶73.72萬戶,同比增長4.57%
保定市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建機制、聚合力、優服務、創品牌,通過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升級建立“全鏈條”式服務機制,打造更多助力個體經濟發展的亮點措施,激發個體經濟發展新活力
個體工商戶體量雖小,卻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細胞”,它們支撐著就業、連接著消費,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在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保定,個體工商戶占全市經營主體總量的69.24%。為了讓數量龐大的個體工商戶輕裝前行、蓬勃發展,近年來,保定市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建機制、聚合力、優服務、創品牌,通過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激發個體經濟發展新活力。2024年,全市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評價指數位居全省第一。
幫扶提升
既要“分類施策”又要“精準滴灌”
2025年初,保定高新區的宏強電器獲得了全市“知名類”個體工商戶稱號,“沒想到靠這份榮譽,我從金融機構獲得了40萬元的‘名特優新貸’,解決了擴大經營的資金難題。”企業負責人王宏強感慨地向記者介紹。這是保定市市場監管局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提升發展質量工作的一項特色舉措。目前,全市已有332家個體工商戶被評為保定市首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得到更多政策資金支持。
近年來,保定市先后出臺了《保定市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措施》《關于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十六條措施》《保定市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2024年5月,保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15部門出臺《關于在全市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的實施方案》,按照全省統一標準,將實際從事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劃分為“生存型”“成長型”和“發展型”,分別采取有針對性的13項幫扶措施,在此基礎上,對“名、特、優、新”四類個體工商戶推出了包括宣傳推介、品牌創建、集群打造、金融幫扶在內的19項服務舉措。在全市營造了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濃厚氛圍。
針對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等實際問題,保定市深入開展“政銀攜手助萬企”活動,2024年,金融機構共為75955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411.63億元。為扎實推進“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精準幫扶,2025年2月,保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涿州市召開全市“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精準幫扶現場活動,與中國銀行保定分行簽署“名特優新貸”戰略合作協議,發布“名特優新貸”純信用信貸產品,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0萬元,截至目前,已有15戶“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完成授信協議,累計發放“名特優新貸”220萬元。
優化環境
既要做“加法”還要做“減法”
一份“清單”,如同一顆“定心丸”。保定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涉企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免強制措施清單”,通過行政提示、行政約談、行政指導、合規提示等柔性監管方式,建立了法規宣傳、教育引導、告誡說理、行政處罰、監督整改“五段式”執法模式,教育引導經營主體依法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既能管得住、管得好,又能管得活。落實總局、省局免罰清單,2024年指導系統辦理免罰案件316件,免罰金額796.95萬元。制定市場監管部分領域《守信激勵措施清單》,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方式,強力推進信用修復程序化、便利化,讓企業辦事快、少跑路,全力打造“知信、守信、重信”的良好市場環境。2024年以來完成企業信用修復19.13萬條。
為增強個體工商戶抵御風險的能力,保定市出臺了《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項目實施方案》,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工作原則,對全市范圍內登記在冊、有固定經營場所且正常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在經營財產損失、營業中斷經濟損失以及依法應由個體工商戶承擔的從業人員和第三者人身傷亡及第三者財產損失賠償責任提供保險保障。截至3月,全市“安商保”項目發生報案148件,其中理賠案件135筆,賠付金額1371.31萬元。
提質升級
既要“下苦功”又要使“巧勁”
走進保定宴一樓,“保定市市場監管綜合服務站”標識格外醒目,周邊商戶遇到問題都習慣先來聊聊,從年報公示到商標品牌保護政策,或者消費糾紛的調解,服務站都能幫上忙。這個集政策咨詢、糾紛調解、業務指導于一體的服務窗口,正是保定市為廣大經營主體特別是個體工商戶服務的重要載體。
3月14日,保定市首批12個市場監管綜合服務站正式運行,覆蓋餐飲聚集區、旅游景區、大型商超等重點消費場景。“服務站要成為政企民之間的連心橋。”保定市市場監管局非公黨建科科長曲勝海介紹,每個站點都承載著五大核心功能:了解經營主體需求的“信息站”、市場監管行風建設的“觀測站”、重大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站”、助企紓困快捷便民的“咨詢站”、市場監管業務工作的“指導站”。通過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市場“毛細血管”,實現將維權問題解決在商圈。按規劃,到2025年底將實現22個縣(市、區)全覆蓋,形成“15分鐘市場監管服務圈”。
既要“一站式”服務,更要“多元化賦能”,為破解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質量不高、韌性不強、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保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整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質量管理、知識產權等要素資源,為經營主體提供產品研發、生產、售后各環節所需的一攬子服務。目前全市已建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52個,持續開展“百名專家進百企”“質量服務企業行”等活動,幫扶問診經營主體2400多家,全方位守護個體工商戶成長。在2024年第三屆“全國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期間,保定市各部門“線上+線下”開展上百次專題宣傳及培訓活動,吸引了上萬人次參與,協調解決個體工商戶問題訴求和實際困難。
“點上開花,鏈上成景”。務實舉措加碼推進,為廣大個體工商戶扎根保定、蓬勃發展增添底氣,更形成了集聚特色優勢的服務品牌。截至2月底,全市經營主體總量達到106.6萬戶,同比增長5.02%。其中,個體工商戶73.72萬戶,同比增長4.57%。個體工商戶已成為助力全市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保定市將進一步優化實施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升級建立“全鏈條”式服務機制,打造更多助力個體經濟發展的亮點措施,讓城市“微經濟”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記者 馬書廣 通訊員 王愛華)
關鍵詞: 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評價指數 金融機構 小微企業 個體工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