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國IPTV總用戶數達3.74億戶,比2021年末凈增2532萬戶。從總體來看,IPTV用戶規模仍然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資料圖】
但是,用戶流失的情況已經在部分省市發生了。
數據顯示,到今年6月,河北無線傳媒IPTV基礎業務用戶量較去年下跌了3.98萬戶;2021年,上海成為負增長地區,流失用戶5.4萬戶;2020年,西藏也曾流失用戶6.5萬戶。
在全國迅速發展了十多年的IPTV用戶卻在近兩年出現了這樣的負增長,還是值得警惕的。
各地IPTV都在不斷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升級、開拓增值業務來持續建立優勢,我們認為,音樂產品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為什么我們勸你關注“音樂產品” ?
1、 巨大的市場規模
受疫情影響,各地KTV不是關閉就是限制性營業,演唱會等線下演藝活動也被迫延期和取消,大家對音樂的需求逐漸轉移到線上,也就有了經常刷屏的線上演唱會,k歌APP也很火爆。
我們從近期很火的兩場線上演唱會來看:
周董的哥友會預約人數超 2883 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 1129 萬,觀看人次超 6.5 億,總點贊超 10.5 億!
鹿老師的不插電&音樂現場演唱會一共斬獲了超 60 個熱搜,閱讀量超 14 億,討論量超 170 萬!
我國在線音樂用戶在近幾年飛速增長,據統計,2021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達到790億元;用戶規模7.29億,2023年有望增至8.0億。
2、 優質的付費用戶
經過幾年的發展,音樂用戶已經逐步養成付費意識和習慣,且粘性都很高。
我們來看騰訊音樂2022年第三季度的財報:
騰訊音樂總營收73.7億元,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18.3%,占了總營收的30%以上。
3、唱K、看演唱會,大屏有天然的優勢
一方面,大屏比手機有更好的視聽體驗;另一方面,K歌和看演唱會的樂趣在于分享和互動,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的音樂滿足了疫情之下用戶的“社交剛需”。
面對高增長、高活躍、高付費率的音樂市場,大屏音樂業務大有可為。那現在有哪些大屏音樂產品呢?
我們了解到,目前大屏OTT端已有的音樂產品因為音樂版權限制,很多熱門歌曲無法播放;K歌功能雖然有布局,但是操作不夠智能化,體驗感不佳;而在大屏專網市場,音樂應用還幾乎是空白的狀態。
華數傳媒與數字音樂行業巨頭騰訊音樂集團達成運營商基地及30+個省獨家授權合作,打造“華數酷狗音樂”創新產品,幫助合作伙伴深挖數字大屏音樂的“沉睡金礦”。
截至目前“華數酷狗音樂”已覆蓋650萬戶家庭,并累計產生10萬+付費用戶。
1、“聽、看、唱”音樂內容,構建家庭娛樂、消費新場景
聽音樂——海量正版曲庫、涵蓋熱門華語、歐美、日韓等頂級音樂人內容。
看線上演唱會——高清MV,經典演唱會現場,最新音樂類直播。
唱 K——在家也能唱,輕松擁有 “家庭 KTV”。
華數酷狗音樂滿足了家庭音樂用戶聽、看、唱三大需求,豐富了大屏的應用場景,讓更多用戶場景化、生活化、數字化地駐足大屏生態,幫助合作伙伴補缺在音娛領域的業務空白,創造新的利益增長點。
2、智能化運營降本增效,提升推廣轉化
在運營上,華數酷狗音樂針對用戶細分圈層,打造“抖音專區”“老人專區”“兒童專區”“脫口秀專區”等特色專區,結合大數據功能智能化運營,提升推廣轉化的效率。
3、創新商務合作模式,提升業務新經營
結合專網大屏市場環境,華數酷狗音樂不斷創新商務模式,幫助合作伙伴增加內容曝光,促進點播轉化,共享運營商增值用戶天花板。
同時,覆蓋 3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專業駐地團隊,提供包括數據服務、咨詢服務、營銷服務、技術服務在內的個性化服務,讓合作伙伴沒有后顧之憂。
雙12——年終放價不斷,點開驚喜連連!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