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OTT產業在機遇、挑戰、創新中不斷向前發展。行業資深人士認為,產業這十年的發展,是“既符合預期又不夠滿意,有一些階段性成果,但離成功還很遠。”
在終端側,產業這十多年的發展無疑是成功的,智能電視不僅早已完成了對傳統電視的替代,如今億級的日活和巨大的用戶付費,都是很好的印證。但在產業側,大屏市場除了長視頻已經被證明是可持續的,尤其是愛奇藝今年已經開始盈利了,其他業務其實都沒有被大范圍證明,更沒有出現殺手級的業務或應用。
復盤近幾年行業發展節點,早先的教育、健康、音樂,到近幾年的云游戲、元宇宙,每年都有不同的熱點,甚至每年都是某個細分賽道的元年,但大家依然沒有很好地掙到錢,更多是只掙到了吆喝。
眾所周知,一個產業生態的良性發展,需要每個環節都能掙到錢,否則就是不可持續的。在大屏市場,只有業務端掙到了錢,生態中的其他環節才能參與到分成中來,如果業務方都掙不到錢,渠道方也沒有理由掙錢。
對于賺錢這件事,在虹魔方公司總經理宋艦看來,就是大屏端除了長視頻,其他業務一定要有小而美的心態或思維,不能總想著像在移動互聯網那樣,一下子就能覆蓋海量的用戶。
目前,雖然智能電視有3億多的規模,背后是10億多的用戶,但真正使用某個業務的群體是不會有那么大的。所以,同樣是一個垂類業務,在移動端或許能看到至少1個億的用戶,但在電視端可能只能看到500萬用戶。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移動端甚至可以用相對粗放的發展方式,但大屏端就需要更加精細化的運營。
一直以來,互聯網市場都是“更容易打到糧食”的地方,因此大家求高求快、急于收獲,希望迅速覆蓋幾千萬終端,上半年推出產品,下半年就能有收入。但對大屏垂類業務而言,這是很難做到的。僅是在碎片化的大屏市場對不同終端的適配,就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當初很多玩家興致沖沖地進入大屏行業,想復制移動互聯網的成功,但很快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對于大屏垂類業務,只要有100萬受眾用戶,就可以做得足夠良性。只是行業很多企業往往特別急,這種對收獲的迫切渴望會打破很多節奏,會讓很多原本可以做得更扎實的工作沒有做下去。
虹魔方公司旗下虹領金系統一直堅持跨界合作的策略,通過與中國國家地理、賽凡科技空間、二十四伎樂、Sir電影等諸多行業的知名品牌及熱門、優質的IP資源運營方進行深度聯盟合作,陸續打造出了很多成功的跨界運營活動,吸引了虹領金用戶的積極參加,不僅為合作雙方創造了更大的品牌傳播及經濟價值,也激活了智能大屏的更多流量,提升了大屏活躍率,為虹魔方及合作伙伴的業務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練就了大屏運營的領先水平;另外還聚焦資源,根據用戶需求,發力新業務上線,實現了多個垂類業務的提效增收。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