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2年,降本增效、提質減量是視聽平臺繞不開的關鍵詞。思路調整之下,這一年的確更有收成,各家制播能力都在不斷提升。
不斷進階的生態下,作為視聽行業的頭部平臺之一,騰訊視頻的2022年也是不斷“生長”的一年:一方面,平臺重點布局的優質內容,口碑好、話題熱,與內容雙向賦能;另一方面,平臺自有IP在多元領域發力,形成多維矩陣,拉動用戶增長。
【資料圖】
“熱度傳播”催生閉環生態鏈
一部題材新穎的《開端》,開啟了騰訊視頻2022年的“熱度開端”。
不久前,騰訊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騰訊視頻平臺付費會員數為1.2億,處于行業領先位置。這一數據背后,顯示出“內容為王”的鐵律,以及優質內容撬動平臺熱度的強大潛力。
梳理平臺這一整年的內容,多部作品實現“現象級”傳播,持續拉升平臺熱度、用戶數量、用戶黏性。
劇集方面,圍繞黨的二十大排播的主題作品頻頻出圈,《山河錦繡》《縣委大院》《破曉東方》等成為新主流傳播的新案例,“越來越好看的主旋律”背后考驗的是平臺對好內容的布局能力。而平臺自制的《開端》《夢華錄》等劇,用全鏈條的營銷為內容“助攻”,這考驗的是平臺的運營能力。
這些內容也是平臺實現用戶拉新的“關鍵一招”。尤其是,平臺根據作品調性的不同,為內容量身定制了一整套精準的營銷方案。
比如,在劇集《夢華錄》播出期間,騰訊視頻就通過尋找古風和國潮之間的連接點,實現了IP的立體產業鏈式開發運營。在這一鏈條的協同帶動下,快消、服飾、茶飲等類型品牌商業價值實現攀升,更加深了劇集在用戶心中構建的記憶點。
線下,平臺還聯合多個品牌聯合定制了一場 “夢華一日游”,眾多年輕觀眾紛紛打卡。與此同時,結合夢華錄IP的數字藏品陸續發行,釋放劇集的長尾效應。
內容營銷也在綜藝節目中解鎖新方式。《脫口秀大會》在話題的選題上更貼近社會熱點,話題度更高,圈層輻射更廣。節目還將選手的長篇文稿演繹成為金句截圖,以及時長30秒的短視頻,從各個渠道分發至觀眾的日常場景,從而實現向用戶的有效“安利”。
特色內容+定制營銷,拉升著平臺的熱度。《夢華錄》站內熱度峰值超3萬,上線15小時播放量破2億,上線7天破10億。《開端》播放量突破20億,集均播放量突破1.4億,在線彈幕超3000萬。《脫口秀大會5》“去重新用戶”上漲16%,同名微博話題閱讀數159.4億。
平臺同時發力網絡電影,排播《惡到必除》《勇士連》《特級英雄黃繼光》等作品,讓用戶在內容的觀看中更具選擇權,也讓平臺在吸引用戶、增加用戶黏性上有了更多抓手。
優質內容也要傳播帶動。騰訊視頻讓內容與傳播之間實現“雙向奔赴”,實現口碑上揚和熱度增長的同時,也使得平臺、內容和用戶之間的連接更為緊密,一個閉環的生態鏈愈發清晰。
多維內容鎖住“用戶黏性”
長視頻集中發布的Q3財報輸出的關鍵詞異曲同工,透出一系列積極的行業信號。可以肯定的是,在政策、市場等多重作用下,視聽平臺的思路更加趨向理性,降本增效、提質減量成為發展新階段的“法寶”。
對于視聽平臺而言,降本增效和減量提質的另一種提法是,“錢要花在刀刃上”。具體到騰訊視頻,自有IP的打造和升級依然是重中之重。這種強化“長板”的方式,進一步夯實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手握豐富IP的平臺,騰訊視頻的內容儲備可謂多元,其中既包括老IP的延展,也涵蓋新IP的上新。2022年,平臺備受關注的《鬼吹燈》系列再出新作:《昆侖神宮》為這一IP注入新鮮表達,顯露出平臺對于重點IP的持續開發能力。
對于IP的開發,騰訊視頻并未局限于某一單個品類,而是在多種題材類型的拓展上發力,滿足用戶多元的審美需求:既要吸引用戶,更要留住用戶。
綜藝方面,騰訊視頻已經形成了針對“綜N代”的深入開發——以《脫口秀大會》等為代表的綜藝持續深耕喜劇賽道,內容和平臺深度綁定,熱度不俗;《登錄圓魚洲》切入元宇宙新賽道,瞄定的是從“彎道超車”到“換道超車”。
這也讓綜藝保持了用戶拉動,《脫口秀大會》《令人心動的offer》等IP繼續升級,通過內容、話題等多個維度的更新,與觀眾保持“不間斷”的對話。一些新面孔也嶄露頭角,《一往無前的藍》《來看我們的演唱會》《登錄圓魚洲》等類型化綜藝憑借新鮮設定、新奇玩法,吸引觀眾“嘗鮮”。
IP的力量也體現在了動漫品類上。騰訊視頻的動漫作品在這一年持續穩健,其不可替代性頗強。2022年,騰訊視頻累計上線36部動漫新作,包括年番動畫《斗破蒼穹年番》,以及《誅仙》《龍族》《一人之下5》《大理寺日志2》等季番動畫。
作為平臺的一大板塊,“白馬”和“黑馬”策略并行:前者根據小說、漫畫和游戲等頭部IP改編,后者致力于打造風格化的原創作品。兩條策略并行的方式,使得平臺已經生成相對成熟的內容生態。在動漫年度發布會上,平臺發布了100部動漫作品,數量領先、儲備豐富。
視聽平臺Q4季報及年報雖尚未“出成績”,但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值得細細盤點。新思路成效已顯,接下來,需要長線思維、特色路徑與之配套。從這個角度來看,視聽行業的發展有更多想象空間、期待空間。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