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視覺革命浪潮不斷向前推進,在經歷了標清、高清、4K的迭代之后,8K也正向人們徐徐走來。
終端廠商如夏普、創維、康佳等已經實現8K電視量產,央視也開播了8K超高清頻道,B站支持8K分辨率的上傳和播放,IPTV上線了8K 專區等等,超高清視頻應用領域,也在不斷迎來好消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2023年1月22日,兔年的第一天,由4K花園與西影傳媒聯合出品和制作的8K人文美食紀錄片《千年陜菜》第二季將在央視二套首播,并在咪咕、愛優騰等平臺同步上線,這是繼2022年3月正式上線《萬物之生》后,4K花園推出的又一8K全流程力作。
《千年陜菜》第二季第一集海報
那么4K花園為何將人文美食紀錄片作為8K制作的重要題材?與《千年陜菜》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有何不同?8K技術如何在片中得到最極致的應用?4K/8K超高清目前的商業化情況如何等等?帶著一系列疑問,流媒體網采訪了4K花園執行總裁李泓冰和4K花園副總裁兼4K前端技術總工程師于路。
8K落地——為何是美食紀錄片?
實際上,盡管4K已經進入市場多年,但整體仍處于普及階段。于路也坦言,4K真正走向成熟確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單從內容方面來看,有些機構考慮到技術難度和投入產出比等,還未真正涉足4K領域。
此外,從技術角度來看,不同于4K對高清技術有分辨率、寬色域、HDR等維度的升級,8K和4K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分辨率,8K分辨率是4K的4倍,盡管其帶來分毫必現的畫質,也讓用戶沉浸感更佳,但也對屏幕大小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在80寸以上終端中才能更好顯示出8K特性。
“4K和8K走的發展路線是不一樣的。”在于路看來,4K走的是普及路線,在追求質的同時,也要考慮量產。而8K走的是精品化路線,也就意味著追求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普及型渠道需求,而是高端需求。換句話說,面向普通家庭,最終是否要全面普及8K也是需要綜合因素的考慮,8K更重要的是有一些特殊場景的應用需求。而4K花園一直位于超高清應用領域的探索前沿,在4K逐漸走向普及的過程中,也驅使其在8K領域率先有所作為。
當然8K要做,但不能亂做。4K花園一直強調不想做8K偽命題,而是真正考慮8K真實需求和場景,基于此,4K花園的8K發展路徑有三條:8K+裸眼3D戶外大屏、8K+VR技術生態、高端影像。
目前戶外大屏、VR,一個大屏幕、一個多視角,對于8K甚至更高分辨率有明確需求,而高端影像落地上則要對應用場景做細致考慮。李泓冰說,目前4K花園在8K高端影像落地的一大主要領域是美食紀錄片。這也是4K花園推出8K人文美食紀錄片《千年陜菜》第二季的重要原因。
具體來看,8K高端影像落地紀錄片,與當初4K落地如出一轍,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講:其一,紀錄片本身具備保存價值,擁有長期的加工和分發需求,同時相對于經濟價值,其社會價值和傳播價值更高,這就讓8K影片具備更多的市場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其二,紀錄片要求的是真實,本身對視覺影像和拍攝制作就有極高的要求。
那么做8K紀錄片,為什么將美食作為一個重要切入口。李泓冰表示,中國美食紀錄片進入繁榮階段,涌現了多元的盈利模式,商業價值愈發凸顯,美食題材就為8K初期發展帶來更多可能和盈利空間。
8K之上的《千年陜菜》
實際上,2021年2月1日,《千年陜菜》第一季就在中央電視臺二套首播,并在愛優騰、西影視頻等平臺同步播出,截至目前央視二套已經排播30余輪次,實時收視率最高排全國第三,愛奇藝、騰訊視頻高位推薦,總點擊量達2600余萬次。而時隔兩年,第二季全新歸來,采用8K全流程制作,到底對紀錄片的呈現帶來何種魅力?除了技術方面的升級之外,第一季和第二季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點?
李泓冰表示,從內容策劃方面來看,第一季側重講述陜西千年深厚的美食文化,勾勒千年陜菜的變遷,講述三秦兒女傳承陜味的故事,而第二季更強調陜菜的接地氣,講述陜西各地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美食,如biangbiang面、肉夾饃、涼皮等。而從技術層面來看,第二季采用8K全流程制作,可以進一步提升整片的質感和表現力,將菜肴細節更好呈現出來。
對于8K技術的應用,于路進一步表示,陜菜烹飪中有很多物料,并且食材在煎煮烹炸中會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而8K更深層的價值也在于,其更大的信息密度承載能力,以及更多細節呈現力,能用細膩溫潤的鏡頭展示食物在烹飪中的獨特魅力,更能把一道道美食鮮活的擺在觀眾眼前。在整個過程中還會結合高速攝像機的使用,通過對瞬間畫面的抓拍,拍攝一些人們肉眼所不能捕捉的畫面,如油從高處落下的瞬間畫面。
當然,在8K技術之上,對于設備的選擇也尤為重要。而《千年陜菜》在前期設備的選擇上也下了大功夫,重視技術的先進性和設備的前沿性。據介紹,該紀錄片采用了至今仍未上市的大疆ronin 4D-8K攝像機,該機運用了大疆眾多前瞻技術,在畫質呈現、穩定性、自動追焦等方面都可圈可點。
不過越新的技術、越高端的設備,就面臨著越高昂的成本。當初4K內容中面臨的制作成本昂貴桎梏也成為如今8K發展主要難題。李泓冰表示,《千年陜菜》第二季從啟動到正式上線有2年的時間,而其中最難的環節并不是拍攝和后期制作,而是前期準備環節,從選題方向、內容策劃、技術拍攝方案的確定等等整個前期過程大概花費了1年時間,其中最大難度和障礙就在于技術設備的選擇上——既要兼顧質量又是考慮成本,需要進行平衡和取舍。
盈利是前提,4K花園愿做“播種者”
事實上,超高清內容成本高昂以及難以形成良性的商業模式一直是整個產業發展的最大痛點。但是保持盈利,獲得可持續發展卻一直是4K花園堅持的發展準則。用李泓冰的話說,“有盈利的企業才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千年陜菜》第二季在商業模式上也有諸多變現思考。“該片構架了一套立體變現體系”,李泓冰具體講道:其一,版權發行收入是一塊直接且明確的收入,例如在立項拍攝過程中,就明確在央視二套播出,這在行業內并不多見;其二,4K花園經過多年發展,在IPTV、OTT領域已經形成自身播放矩陣,從中也會產生盈利可能;其三,節目前期招商和商業植入,如本地旅游、特色美食等相關的廣告合作,在此過程中還將結合視頻電商玩法;其四,菜譜等相關衍生品的開發......《千年陜菜》已經依托第一季在央視的多輪播出以及網絡視聽平臺的播放,具備一定的IP價值,為第二季在商業變現上帶來新的可能。
而4K花園不僅在具體項目上考慮盈利,在自身定位和整個戰略發展上也反映出在盈利上的考慮。4K花園將自身定位為以超高清技術為底層驅動的應用型科技公司。
具體來看,在超高清技術應用領域有豐富積累的4K花園不僅自己賦能精品IP,更強調將成熟的技術和工具、分發渠道等優勢資源開放給其他內容生產伙伴,從而共同做大內容技術應用市場,如與咪咕、皮影匠影視、木子合成等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在4K/8K設備及制作技術的加持賦能下,整體規模化提升機構節目制作規格,在此過程中不僅樹立與引領了行業標準,并實現了內容的積累,同時還有利于控制成本。變現后再反哺合作伙伴,達成共贏,并將“雪球”越滾越大,帶動整個行業持續向好。從這個角度看,4K花園要做的不是獨樂樂,而是眾樂樂,引領整個行業走出一條盈利突圍之路。
而近兩年,這一合作已經從超高清領域進一步拓展到了超高清+VR領域,4K花園在探索更大的市場機會。客觀而言,相對于平面視頻,VR對于視頻呈現技術要求更高,其最基礎的分辨率要求就是8K級別,因而8K技術對VR而言是剛需,而VR的應用,也拓寬了超高清技術的應用場景。2022年4K花園已經明確加大“VR+超高清”業務上的投入,并推出一套VR直播系統“滿天星”,而在2023年,4K花園又將“超高清賦能計劃”升級,推出了“多元計劃”1.0,表示將面向4K 8K VR多個領域,以4K花園擁有的超高清4K/8K/VR等技術應用經驗和硬件拍攝設備為行業及跨行業合作伙伴進行多方位扶持與賦能。
于路說,8K+VR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但目前來看行業做的還不夠專業,這也是在超高清技術應用及視頻制作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和積累的4K花園選擇下場做“8K+VR”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做好這個行業也不能僅憑4K花園一己之力,需要更多的同行者、合作者。
“4K花園是一個火種播種者,我們愿做一根火柴,將整個行業點起來,但最終還需眾人拾柴”李泓冰最后強調。
《千年陜菜》第二季,大年初一至初八,每晚18:00 CCTV-2首播。
咪咕視頻、優酷、騰訊、愛奇藝、西影視頻、4K花園網絡平臺每天20:00同步跟播,敬請收看~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