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挖達人,沒那么容易
美團達人探店小程序的上線時間很微妙。
(相關資料圖)
去年年底,美團悄悄測試了一款“美團圈圈探店”小程序。看似低調的操作,卻撒了一張大網。
美團圈圈探店支持大眾點評、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多個渠道的達人認證,由此可見美團盯上的是全網的達人資源。
為商家和達人搭建一個合作平臺,以達人及其內容創作為橋梁,美團能夠實現全網的引流和變現,并變相補足平臺的內容短板。
恰好,抖音的探店達人們似乎被“冷落”了。
2020年,抖音本地生活板塊的團購業務正式上線。在抖音的有意扶持下,探店達人數量暴增。同時,抖音的團購業務也跟著水漲船高。
不過,隨著短視頻種草飽和,抖音的團購業務也開始轉向了,從探店達人驅動向商家自營驅動轉型。
流量紅利消失、收益降低,抖音探店達人的日子變得不好過了。
抖音之后,美團能夠得到探店達人們的青睞嗎?
目前,美團達人探店小程序上線將近兩個月,卻沒有太大的進展。
截至發稿前,圈圈探店僅開放長沙的探店任務,唯一的商單招募進度也不夠理想。
深究其原因,無外乎有兩個,其一是美團圈圈探店的可替代性很強,其二是美團對圈圈探店投入的資源不足。
具體來說,美團圈圈探店實質上是把達人運營群做成了小程序。類似的運作原理,抖音服務商已經開發了很多同類型的小程序,部分小有成績。
其次,美團提供的傭金并不高,不足以吸引自帶流量的達人。比如同等級的達人拍一條視頻,抖音一口價為100元,而圈圈探店可能是30元起步。
在額外的扶持權益上,僅提到了可免費獲得快手1萬-3萬的助推流量和點評官方渠道曝光等。
目前美團圈圈探店群中,大都是之前做過美團圈圈返現的達人。
推出圈圈探店,美團不止是想搶奪探店達人,也是對短視頻種草的再次加碼。
近年來,雖然美團一直在嘗試通過試水短視頻、直播等構建自己的流量生態,但一直是形式大于內核。
從圈圈探店界面中展示的品類來看,現在美團的達人業務剛剛開始起步,未來應該會開放更多的資源。
當下,消費者更習慣于通過抖音、小紅書、快手等平臺的短視頻、直播來形成消費心智。尤其是Z世代的消費者,幾乎就是在KOL等意見領袖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
短視頻能夠對美團業務帶來的提升作用有多大暫且不做討論,美團很難繞過被流量和內容卡脖子的問題。
外賣雙寡頭格局松動,美團慌嗎?
無邊界的美團,必須開始正視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了。
美團和餓了么稱霸外賣市場多年,占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美團在與餓了么的競爭中穩占上風,給人的感覺是相當穩健的,無形中減少了一些競爭對手。
抖音高調入局外賣市場的消息傳出后,美團的股價應聲下跌,一度跌超9%。雖然抖音很快對此表示否認,但是也引發了大家對美團的擔憂。
當談起美團的競爭對手,抖音的存在感越來越強。抖音的出現,可能會打破外賣市場的僵持。
畢竟,與餓了么合作,發展餐飲團購,抖音實際上一個都沒有落下。
在抖音的回應中,“團購配送”項目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試點當中,近期已開放該三城的商家自助入駐,后續將逐步拓展試點城市。
目前,抖音團購美食類目的傭金比例為2.5%。作為對比,美團的傭金比例為15%-25%。一場補貼大戰,在所難免。
此外,抖音和餓了么“即看、即點、即達”新場景的合作,短短半年的時間,已經從南京快速覆蓋全國近20個城市。
餐飲外賣是本地生活中的核心品類,抖音想要打通餐飲業務的最后一公里,以高頻帶動低頻,進而吞下本地生活市場。
今年,抖音本地生活的目標是拿下1500億,約為2022年GMV的兩倍。
一個事實是,美團雖然依然穩居龍頭地位,但是挑戰者卻越來越多了。
雪球的一位股民就發表了這樣一段話:和抖音的這一戰,美團不能輸。輸了,美團的市值估計大打折扣;贏了,護城河會更深,未來估計再沒人挑戰了。
落地外賣業務,抖音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抖音外賣主要是指團購配送業務。短視頻和直播是抖音團購最主要的流量來源。
因此,在外界看來,美團搶奪達人資源,也是對抖音的反擊。事實上,重押之下,美團的反擊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切入直播、短視頻、電商、即時零售等多個領域,美團深刻詮釋了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在最有優勢的即時配送領域,美團還將切入手機、美妝乃至家居家電等高客單價“大訂單”市場,針對“大體積、大重量、高價格”的訂單進行配送規則的優化。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美團的觸角不斷延伸,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將越來越多。
達人是抖音的核心,商家是美團的核心
短時間內,美團的基本盤依然很穩。
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收入626.19億元,同比增長28.2%;期內盈利12.17億元,同比和環比均實現扭虧為盈。
其中,餐飲外賣、美團閃購,以及到店、酒店及旅游等核心本地商業明顯增長。
同時,美團儲備了超過千億資金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可以是宏觀環境帶來的,也可以是競爭環境帶來的。
更何況,美團在商家資源、履約效率、轉化效率等方面的優勢,是挑戰者短時間內所無法比擬的。其中,商家才是美團抗衡后來者最大的武器。
近年來,抖音野心勃勃,商業化進程一再加速。但是,生活服務尤其是外賣領域,需要覆蓋大量的線下商戶,才能撐得起。
王興也曾經說過:“這個事情已經被反復證明,光有流量是不夠的,他得有實際的商戶,有整個運營體系,愿意干苦活累活。”
2022年,抖音生活服務平臺實現銷售的商家增長22倍,合作門店超100萬家。不可否認,抖音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在體量上與美團還有較大的差距。美團三季度財報顯示,季度活躍商家為930萬。
此外,因為配送端缺乏規模效應,抖音外賣客單價普遍高于美團。外賣套餐價格高,數量少,導致消費者很難形成固定的消費頻次。
綜合來看,抖音外賣暫時還不能與美團抗衡。
不過,打敗你的可能不是一直提防的競爭對手,而是來自另一個賽道的打擊。抖音攜短視頻流量跨界而來,美團還需要提高警惕。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