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作為網絡視聽行業重要組成部分,短視頻發展尤為迅速,2022年短視頻用戶使用率已經高達94.8%,逐漸成為了一種全民娛樂潮流。
除了為用戶提供一種新的娛樂方式,短視頻的意義還在于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比如為電商、廣告等行業帶來新的營銷方式和商業機會,再如,催生新業態和新崗位,帶動了更多就業機會,再如,在扶貧助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等等。
當然近幾年,提到短視頻,討論更多的還有規范化和良性發展問題。無論是前兩年的“大胃王吃播”、“炫富奢靡視頻”、“侵權問題”,還是近期尤為引發熱議的“虛假擺拍視頻”、“青少年沉迷短視頻”等等,都暴露出短視頻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
(資料圖片)
尤其2023年以來,關于短視頻亂象的規范和整治掀起了一波波熱議,兩會代表關于短視頻監管和治理建言,315曝光了一些短視頻主播“苦情戲”騙局,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也倡議短視頻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相關鏈接:針對短視頻亂象,看看兩會委員們都說了啥)
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家網信辦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重點放在短視頻亂象治理,在內容方面將重點打擊治理擺拍制作等導向不良的、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傳播負面價值觀的短視頻,同時部署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2023年2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加強短視頻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
無論是出于輿論因素還是長遠考慮,規范發展已經成為短視頻平臺當下的重點工作之一。而短視頻平臺也在積極開展各方面治理工作。
虛假、違規內容方面,以抖音為例,已經開展多次整治活動,處理了一大批違規賬號,并基于廣告、情感等詐騙行為上線了100多個風險模型,在2023年2月,抖音在“治理詐騙開放日”上正式發布智能交互反詐產品“抖音小安”。3月30日,針對虛構擺拍行為,抖音發布了關于“演繹”類作品內容創作新規,要求創作者發布劇情虛構內容時,“需在顯著位置標注作品系演繹”,抖音還表示,今年1月至3月底,抖音針對以擺拍為重點的不實信息現象予以嚴厲打擊,平臺累計清理相關違規視頻119.8萬條,對110.8萬條存在風險的視頻進行打標提示,視違規程度處置相關違規賬號2627個。另外,在4月10日,抖音還出臺醫療MCN“新政”,表示不支持醫療健康認證賬號代交由MCN代運營,建議醫療健康認證賬號自行運營、自主管理,此前平臺已經針對部分認證醫生存在的違規導流行為、低質醫療內容展開專項治理活動。
除此之外,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抖音、快手、騰訊、微博、Bilibili等公司聯合倡議: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模式的應用和推廣,加強優質少兒視聽內容的供給,豐富青少年的知識面。
而在版權問題方面,也迎來新進展。此前長短視頻由于短視頻二創侵權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而如今雙方之間的關系正逐漸“回暖”,各平臺基于二創合作成趨勢,目前抖音已經與愛奇藝、搜狐、騰訊視頻達成合作,快手與樂視視頻達成合作。
當然盡管短視頻亂象已經獲得一定治理成效,但整體整治之路還很遠,一方面在于主播以流量為導向,只要流量點擊上去,盈利也隨之而來,甚至一些違規賬號背后隱藏著一條灰色利益鏈條,通過不斷更換賬號以及發布不斷變動的內容增加治理難度,并且相對于文字、圖片,視頻發現難題也較大, 此外短視頻的高傳播、低門檻及傳播海量化、碎片化、便捷化等固有特征,也都給監管帶來了難度,此前抖音方面表示,每天都有數以千萬級的短視頻審核,僅依靠專業團隊是遠遠不夠的。
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與這些違規行為也存在利益關系。此前,“知名主播辛巴在直播過程中指責快手人氣造假、帶頭刷假單,并縱容情感主播演戲帶貨欺騙老人”一事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對此辛巴遭到快手封禁,而對此快手并沒有正面做出回應,這背后側面也反映著短視頻平臺存在的規范問題。
對于短視頻存在的亂象,需要短視頻平臺履行主體責任,需要相關部門保持高壓嚴管態勢,也需要用戶的監督治理。短視頻亂象的整治程度某種程度上將決定其未來在視頻娛樂產品中的地位。
此外,目前的短視頻平臺也尤為強調自身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做出的貢獻。除了整治各種亂象,抖音在發布的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中表示,抖音2022年將鄉村發展、公益平臺建設、古籍保護作為業務重點,推出了“山里DOU是好風光”、“山貨上頭條”、“鄉村守護人”、“鄉村英才計劃”四個項目,在助力古籍保護方面,上線了識典古籍賬號,而在公益平臺方面,據抖音數據顯示,2022年,抖音平臺發布公益視頻48.9萬條,播放量達112億次......快手也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表示,在鄉村振興、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關愛銀發群體等方面正積極進行公益實踐......
短視頻發展至今已經走到需要強調社會責任的階段,這也是其未來能否發展得更大更強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發展和治理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將成為未來短視頻平臺需要重點思考的議題。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