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河南堅定把數字化轉型作為贏得未來的戰略之舉,推進數字基礎設施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數字河南”展現澎湃動能。
夯實數字化轉型的底座,離不開一座座遍布中原大地的鐵塔。中國鐵塔河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鐵塔)充分發揮5G新基建“主力軍”作用,在全省建成超過12萬座基站,持續創新塔型、共享方案和區域化鐵塔產品,強化與新業態、新技術深度融合,加快“通信塔”向“社會塔”轉變,為數字河南建設賦予了全新的動能。
建塔不見塔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在鄭東新區北龍湖金融島上,碧波蕩漾的湖面、高顏值的商務樓宇間,一輛輛黑藍相間的酷炫5G智能公交車贏得游客爭相打卡體驗。
這條自動駕駛1號線是我國首個實現自動駕駛商業應用驗證的智能公交線路,通過5G、智能化、網聯化技術實現“人—車—路—網—云”一體化協同控制,推動鄭州智慧交通建設邁入新時代。
“鄭州鐵塔發揮統籌作用,代表行業編制金融島5G規劃方案,以56處‘建塔不見塔’的宏微協同綜合解決方案,助力車企成功實施首條在開放道路上運行的5G自動駕駛公交項目。”中國鐵塔鄭州市分公司總經理尹曉亮介紹,鄭州鐵塔整合多方面的技術、產品,通過“伴隨式合作伙伴”服務,深度參與并全量承接金融島5G基站、室分、微站、匯聚機房,實現北龍湖內外環車聯網自動駕駛線路5G全覆蓋,有效保障了國內首條自動駕駛線路成功運營。
這個項目集中體現了河南鐵塔在5G基站建設上的理念創新和產品創新。
無塔化建設。基站建設和城市風貌有效融合,鄭州鐵塔在金融島上探索塔城融合,避開常規高塔建設覆蓋的傳統模式,讓通信建設融入城市微景觀,創新提出了“無塔化”5G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在外環線建設28座美化塔+美化機房,完美匹配“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需求。
環境融合型建設。積極適應北龍湖高品質活力之城的需求,鄭州鐵塔全面統籌站址資源,合理規劃部署,優化建設模式,降低環境影響,采用美化樹+美化機房的建設模式,內環線利用市政路燈桿等社會資源掛載5G微站28處,“無塔化”建設極簡宏站12處,與金融島環境充分融合。
如今,鐵塔全業務5G綜合解決方案助力鄭州北龍湖自動駕駛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陸續在鄭州高新區天健湖、S312最美沿黃公路等地實現快速復制推廣,全面助力鄭州打造數字中國標桿城市。
數字賦農 讓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
四五月間,正是櫻桃成熟上市的季節,南陽市鎮平縣老莊鎮櫻桃溝內,一串串紅色“小瑪瑙”掛在枝頭引來周邊不少游客。誰能想到眼前的豐收場景曾因為地處偏僻信息不暢,以致櫻桃賣不出去爛在果園。
中國鐵塔南陽市分公司這幾年先后在櫻桃溝周邊建起4座通信基站,通了網絡信號,小櫻桃搭上了信息快車,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我現在鎮平縣老莊鎮的采摘園,手上拿的就是剛成熟的櫻桃,老莊鎮的櫻桃肉質飽滿、香氣濃郁。家人們,有想吃的可以下單了……”在櫻桃溝,網紅主播通過5G網絡帶貨直播,助力老莊鎮櫻桃遠銷到上海、武漢等大都市。
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直播電商……這一系列的數字技術應用都離不開5G新基建注入的生機與活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后,河南鐵塔接續服務鄉村振興,積極推進農村4G網絡覆蓋工程及鄉鎮5G網絡工程建設,助力河南率先實現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十三五”以來累計投入3.72億元用于加快農村地區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農村地區的通信網絡質量。
在伏牛山間、大別山下、紅旗渠畔,鐵塔人跋山涉水,為無數偏遠山鄉填平了數字鴻溝。一座座聳立的鐵塔基站,讓手機信號滿格、數字紅利滿滿。
初夏的豫南革命老區新縣,紅綠輝映五彩繽紛,游客既可以通過網絡制定行程現場體驗,也可以通過手機端足不出戶欣賞到“云端”美景。這得益于信陽鐵塔在此完成的“暢游新縣”5G智慧文旅項目,依托鐵塔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將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沉淀和綠色生態資源以5G高清慢直播及VR展現,賦能文旅智慧治理、游客智慧出行,打造全新服務體驗,助推新縣打造成“全國文旅融合科技示范區”。
今年“五一”假期,新縣旅游市場供需兩旺,景區景點全線飄紅,共接待游客60.19萬人次,與2019年同比增長21.4%。
共享融合 讓“通信塔”變為“數字塔”
中國鐵塔因共享而生,在服務河南數字化轉型戰略中,河南鐵塔“以塔為基”,依托“物聯網+互聯網”能力,變傳統“通信塔”為“數字塔”,為千行百業裝配“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從行業共享逐步邁向社會共享。
在位于河南鐵塔公司一樓的業務大廳展覽室,點擊鐵塔專門為鄭州地鐵開發的“地鐵高點監控視頻系統”,200個點位攝像頭畫面盡收眼底,通過在鐵塔基站懸掛高清攝像頭,對地鐵沿線上方的路面進行7*24小時不間斷視頻和圖像采集,重點抓拍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施工車輛是否對地鐵運行造成危險,并利用視頻云技術、AI智能算法分析結果,以預警的方式推送到維護人員的手機。
系統自動抓拍、自動研判、自動預警,鄭州市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高位智能視頻監控系統上線后,徹底解決了巡視人員不足、巡視視野局限的痛點,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成為全國首例地鐵監控類保護項目,有效拓寬了“通信塔”的共享范圍。
“凡有人煙處,皆有通信塔”。河南鐵塔已在全省范圍內建成超過12萬座基站、近10萬座機房。每個桿塔、站址都具備7×24小時穩定完備的電力供應和全方位、全天候的快速響應維護保障,是各類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理想的載體。
河南鐵塔抓住數字化轉型需求,充分發揮規模化的站址資源、全覆蓋的維護資源、專業化的能源保障資源等優勢,為國土農林、石油交通、生態環境、應急管理、衛星定位等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重點行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全省接入終端達到3.86萬個,大大促進了社會各行業的共享發展、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合作發展和綠色發展。
周口鐵塔在縣城區建設了7處基于5G基站的高空全景視頻監控,能實現城區內360度高清視頻預覽回放、電子地圖應用、AR聯動、布控報警可視化、目標追蹤及人流統計應用,為警務實戰提供全新的管控模式,有效提高預測預警各類風險能力。
焦作鐵塔打造的“孟州黃河濕地智慧監控系統”,依托鐵塔基站高點資源,建設遠距離雙光譜視頻監控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監測平臺和防火預警監測平臺,實現對濕地保護區全覆蓋監控,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森林防火提供實時、準確、連續的數據支撐。
目前,河南鐵塔在視頻監控、動環監控、數據監測等領域已經形成標準化的產品體系,通過和各行各業的融合,形成了覆蓋全省的數字共享平臺,成為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和支撐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智慧信息基礎設施。
“下一步,河南鐵塔將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技術管理優勢,充分發揮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隊和 5G 新基建主力軍作用,全面融入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在我省的貫徹實施,進一步提升信息基礎網絡設施能力和跨行業服務能力,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全新動能。”河南鐵塔黨委書記、總經理孫韜說。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