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總是由許許多多個人匯聚而成的,IPTV、OTT乃至更大范圍的視聽產業發展十幾年,承載了無數人的喜怒哀樂、苦辣酸甜。有事業的期冀,有創業的夢想,有改變的意愿,也有無意間的隨波逐流,不管哪一種,都可謂順應當下以及依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前行。我們聚焦一個個具體的人,看他們踏歌逐夢,關注他們的選擇與際遇,一期一個小故事,集成“踏歌行”。也祝愿每個人始終心中有夢,踏歌而行。
提起甲方乙方,最出名的是那部1997年上映馮小剛導演葛優主演的叫《甲方乙方》的電影。電影雖然是喜劇,做的也是“好夢一日游”這種挺漂浮的項目,然而熱熱鬧鬧、啼笑皆非中也著實很立體的體現了甲方和乙方的關系。膽小的廚子夢想成為英勇就義的英雄;書店老板想做巴頓將軍,有錢的老板想吃苦,無論甲方的要求多么離譜,作為乙方的“好夢一日游”團隊都絞盡腦汁去實現。
如今,25年過去,甲方依然是傲嬌的甲方,乙方依然是無論如何驕傲都得低下頭顱的乙方。正式因為這樣的姿態區別,所以,搜索軟件輸入“甲方跳槽到乙方”后邊會自動關聯“傻”“作死”等詞匯。何非從電信運營商這正經八百的IPTV甲方去下游服務企業的時候,老媽和媳婦恰恰也是用這樣的詞形容他的。
(資料圖片)
不過,何非并不想聽她們現世安穩那一套,他覺得真正的安穩是自己給的。何況,他有必須離開的理由;何況,如今再看,電信運營商也已不復當年風光。
放棄甲方的光環去做乙方,也許只是因為有些東西乙方獨有。比如能滿足更大的夢想和野心,更高的財物自由,更充分燃燒的人生。一輩子太短,除了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邁出腳步是要去丈量更遠的風景。
何非覺得,人生最寶貴的不是豪車洋房,而是豐富的人生體驗。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有體面生活的日子,不錯;但總有一些抱負甚至是年少時的夢來擊穿這種安穩日常。他認為,豐富體驗的內核,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以一種舒服自然的狀態,甚至是一種自己愿意的辛苦,過好每一天。
辛苦是真的辛苦,各種意義上的。
企業開出優厚的條件給他,自然是希望他能帶來更高產出。他的身體,他的經驗,他的人脈,都是拼產出的基礎。何非每天都是超負荷運轉!
很多人擔心從甲方到乙方會有心理落差,滴滴CEO柳青,也有從甲方變成乙方的經歷,當被問及過去生活和現在生活的不同,她說,“原來住四季酒店,現在住漢庭;原來坐頭等艙,現在坐經濟艙;原來不求人,現在要求人”。
但也許背景和經歷跟柳青還是有差異,何非覺得自己不存心里落差的問題。畢竟是成熟的職場人,而且所謂甲方乙方都是相對的,自己在運營商時,在領導面前又何嘗不是乙方;至于之前業務對接中與現公司存在的那些分歧,也只是因為雙方站的位置不同。再說,進運營商之前他也是在乙方角色的企業做過的,所以,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建設、心理適應,他決定跳槽的時候,已經調試好了自己的心態。
何非的落差,不在于甲方乙方身份轉換,不在于之前酒桌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變成現在的上下級關系,甚至不在于驟然各種工作壓身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應,而是他越來越深刻感知到的無力感。
首先是他的經驗,不管是在運營商的,還是更早之前的,跟現有公司的業務雖然相關度頗高,但細節上又似是而非。他對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想了很深很多,但竟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入手。甚至他之前作為“甲方”時提出的修改意見,雙方歷經磨合,仍未達到完全契合。如今他加入乙方產品團隊,是跟產品經理們一起吐槽甲方的各種設想過于漫無邊際、缺乏實踐基礎,還是繼續推動?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他是認為應該繼續推動的。但甲方已經沒人在意的細節,他的推動只是給甲方乙方團隊對接增加新的阻礙。公司老大很委婉的提示他,不要苛求細節。
其次是他的人脈,人脈這個東西很奇妙,你確實認識很多人,尤其你在運營商待的時間久了,各種會議場合,各種合作,各種兄弟單位,總之,一通訊錄的朋友。但真的要談錢的合作,這種朋友關系基本只夠搭上線。要真金白銀,還是得拿出乙方鍥而不舍的精神死磕。包括在老同事那里也一樣,何非是很和平的離職的,所以,去甲方拜訪就像回家,至少表面上是這樣。但,嗨聊歸嗨聊,喝大酒歸喝大酒,業務還是得按著規程來,于是,老同事們變成了萬惡的甲方,各種天馬行空的需求,業務接入平臺各種不給力。而且,那會的IPTV,運營商跟新媒體的磨合也是一筆糊涂賬。幾方遇到一起,可謂秀才和兵和秀才的連環結。
再次是他的位置,新公司給他掛了個“總”,但他這位“總”負責哪一塊并不特別明確。或者換句話說,公司所有總都是向老大匯報的,同時,因為公司創業時期沿革下來的習慣,并沒有特別細致的業務線劃分,有幾位跟著老大一路走過來的“總”,在公司會上會熱誠懇切的關注公司各個層面,而如何非這樣空降的幾位“總”,在和稀泥的老大面前,也不好急赤白臉。關鍵,這樣的自己人內耗還不是出于人事利益等爭斗,而純粹是各自理念不同或者所處位置不同。
跳槽之前,何非滿心期待新的工作氛圍可以讓他實踐理想,該公司也滿心期待何非能帶來業務提升、訂單生成,可謂是雙向奔赴。然而,現實是骨感的。對何非而言,新工作帶來的除了收入的提升(當然,還沒到財務自由的程度),竟是辛辛苦苦但又欠缺成就感的。業務好像沒有特別大的變革,跟運營商甲方的合作也沒有變得特別順利。漸漸的,何非有點怕面對老大期待的眼睛。他不怕住快捷酒店,不怕坐經濟艙,甚至不怕作為最誠懇的乙方去求人,求原來的同事,求兄弟單位的兄弟,但是,單子并不是你求人它就來了。何非感覺被自己的高薪架在火上烤,理想尚未實現,他卻失去了之前被自己厭棄的平淡安穩的日子。
隨之而來的,是身體的各種示警:比如小毛病不斷,比如失眠、頭痛。畢竟,在運營商的時候,身體是真的相對安逸一些。而現在作為一個新履職的被公司寄予厚望的老青年,他要為適應新工作加班,要為推進業務做個空中飛人,要和新朋舊友品茶喝酒。身體就像從雖然風景平淡但可以邊走邊看的普通公路一下子沖進高速路,想慢環境也不允許,只能努力把油門踩到底。
IPTV發展十幾年,乙方們仍然像追著胡蘿卜的驢子苦苦追著跑,將好日子寄希望于明天。當然,何非也并不能以一己之力改變什么。于是,最終還是瀕臨崩壞的身體給了他和公司體面分手的理由。是的,何非又離開了。
他踏踏實實休息了一陣子,每天去公園跑跑步,或者去釣魚,好像在認真思考,又似乎啥也沒想。每次媳婦欲言又止,他也就當沒看見。然后有一天,在她震驚的神色中淡定的跟她陳述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何非真的去創業了,成了比之前的乙方更加辛苦的乙方,做的領域與IPTV相關,但又不受制于IPTV。他再次活躍于IPTV領域,跑各種會議,也與那一通訊錄朋友熱熱鬧鬧聯系著。
雖然互聯網大佬說“趕上風口豬也能飛上天”,雖然何非覺得自己找到了風口,雖然他“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兢兢業業的創業,雖然他有一個肯玩命的團隊,然而創業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目前雖然沒有權威的中國個人創業成功率的統計數據,但按照一些經濟學家、投資專家、相關部門對不同途徑創業企業的調查,目前中國個人創業的成功率大約在1-5%,創業失敗的概率在95-99%。比如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談到創業投資時便曾表示,從創業者成功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創業成功率不會高于1%。很遺憾,何非此次的創業以失敗告終,他無奈解散了團隊。
又修整了一段時間,何非在一位兄弟的引薦下,進入了另一家乙方公司,依然與IPTV有所關聯。不過他決定沉一沉,并未聯絡舊友們。
關于甲方和乙方,何非說他看到過一個特別絕的比喻——甲方希望乙方是男朋友,而乙方則視甲方為婆婆。絕大多數的甲方總是有一種錯覺,認為乙方應該是如同男友一樣體貼溫暖,無時無刻不在身邊,關懷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乙方是絕對不會當甲方是女朋友的,只會敬仰如婆婆,總害怕哪里伺候的不好,婆婆發飆了。他說雙方這種角色代入,都不夠職業,才導致各種錯位。
“大家都職業化一點,才有可能站著把錢賺了!”何非感慨。
推薦閱讀:
踏歌行|OTT最火時她拿青春賭明天,但卻遇到“黑天鵝”
踏歌行|我在樂視的800多天,冰一半火一半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