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劇綜聯動呈現出內容共享、形態互融和相互衍生三種形態,劇綜頻繁聯動不僅打開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也在放大母體作品IP價值的同時誕生了新的文娛品類形態。
“劇綜聯動”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再次在影視行業流行起來。
(資料圖片)
愛奇藝將推出主打劇綜聯動模式、迷霧劇場ip與綜藝聯動模式和創新排播模式的綜藝節目;優酷也表示,“未來可能會在一個大劇IP的制作前期就設計好綜藝的聯動”。此外,全明星沉浸式實景推理懸疑劇綜《盒子里的貓》、懸疑推理向劇綜聯動真人秀《入戲》等也主打劇綜聯動概念。
相對以往,劇綜聯動呈現出哪些融合態勢,又將如何與原生劇綜更好的聯動?如何挖掘原生劇綜的長尾價值,進而在聯動中形成新的IP效應?這些都成為劇綜聯動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共享、互融、衍生:“劇綜聯動”流行已久
近年來,劇綜聯動呈現出內容共享、形態互融和相互衍生三種形態,劇綜頻繁聯動不僅打開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也在放大母體作品IP價值的同時誕生了新的文娛品類形態。
內容共享:劇集和綜藝在內容創作方面相互聯動早有先例,諸如《武林外傳》《還珠格格》《家有兒女》等劇集都曾在各種綜藝中重聚,不斷掀起懷舊熱潮。
此外,諸如《演員請就位》《開拍吧》《導演請指教》《無限超越班》等泛影視主題節目將影視劇作為內容創新的入口,這類聯動通常以影視內容為主題或內容為切口,挖掘經典作品的長尾價值。
形態互融。在全媒體時代,影視行業呈現出媒介互鑒、跨界聯動、形態交融的發展態勢,在綜藝中加入影視化演繹成為不少綜藝探索的重要方向。
諸如《典籍里的中國》《故事里的中國》等節目借助影像化的傳播形式,融合了影視、話劇、綜藝等藝術手法,讓節目風格介于影視劇與綜藝節目之間,實現綜藝與影視在形態上的互融。
相互衍生。一部爆款的綜藝、劇集IP本身具備高辨識度,無論是綜藝衍生劇集,還是劇集衍生綜藝,借助母體IP的預熱挖掘售后產品也成為劇綜聯動的一種新形態。
比如,在劇集衍生綜藝層面,《鬢邊不是海棠紅》推出了京劇脫口秀衍生綜藝《瑜你臺上見》、《陳情令》推出了衍生綜藝《少年聽學中》;在綜藝衍生劇集層面,芒果TV曾為旗下綜藝《明星大偵探》推出衍生微短劇《片場謎案》《目標人物》,綜藝《開始推理吧》播出之后,由劇中人物“郭包佑”所寫的衍生劇《長生怪談簿》也在騰訊視頻獨播。
▍從浮于表面到創新融合
近期,愛奇藝綜藝規劃及商務中心總經理董軒羽介紹,愛奇藝將探索劇綜聯動產品,通過綜藝承接劇本故事的情緒,延續劇集的生命力。聚焦古偶賽道,打造劇綜產品《100萬個約定》,征集古偶劇粉絲的心愿進行綜藝化的設計,呈現出一檔六集的綜藝內容,與劇集的播出相配合。
無獨有偶,優酷副總裁,商業化、綜藝及直播業務總經理沈嚴也曾表示,“未來我們可能會在一個大劇IP的制作前期就設計好綜藝的聯動,要深入到劇組去做深度內容,綜藝本身也會是劇宣的一個載體。”而劇集熱播期后,通過阿里文娛內部的生態打通,劇、綜、演、播等多種場景將進一步融合。
不難看出,劇綜聯動主要通過共享內容、角色或場景等方式,將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相結合,達到相互宣傳的效果,從多元化玩法到前置設計,從小打小鬧到創新融合,劇綜聯動的商業價值正逐漸受到市場認可。
伴隨著劇綜聯動的適配度和耦合度不斷提高,劇綜聯動的玩法更加多元化、個性化,聯動的速度和頻率也更加實時化,這或許意味著劇綜聯動不再浮于表面的單品類聯動,已經進入到深度融合的層面。
比如,《老鐵我們來了》完整邀到了網劇版《東北插班生》的“原班人馬”并真正實現了在綜藝里拍“續集”;《寧安如夢》主演團共赴三亞進行三天兩夜的合宿團建;
作為全國首檔情景喜劇IP孵化真人秀綜藝《開播!情景喜劇》中,首部孵化成功的情景喜劇,《家有姐妹》是劇綜結合的一次有益的嘗試與挑戰;《狂飆》小分隊在《萌探探探案》第三季重新集結,原版造型、原版人設再現劇集場景。
時下,推理綜藝正成為各大平臺重點布局的賽道,推理綜藝賽道越發擁擠,各大平臺官宣的物料中也主打劇綜聯動概念,并不斷釋放出新的節目品類和形態。
諸如懸疑推理向劇綜聯動真人秀《入戲》,節目中將有8位演技派上演入戲大逃殺,《按任意鍵開始游戲》將讓明星玩家在集結了騰訊視頻生態內影視劇、游戲、動漫IP的世界中活動闖關;
《推理開始了》將打造中國首檔實景沉浸式推理劇綜;全明星沉浸式實景推理懸疑劇綜《盒子里的貓》在劇綜互動中,推理線索不斷浮出水面。
▍擴容商業價值,“劇綜聯動”沒那么簡單
在“降本增效”背景下,長視頻平臺正加速商業化步伐,拓寬多種盈利模式,如何圍繞優質IP進行商業化擴容,也成為長視頻競爭的攻克重點。
劇綜聯動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大平臺通過內容運營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進而提高用戶忠誠度和黏性,這不失為多維開發增厚IP產業價值的一種重要舉措。以愛奇藝為例,蒙牛一起下單了《寧安如夢》和《100萬個約定之寧安如夢》,“劇綜聯動”的嘗試收獲了較好的市場回報。
綜藝節目更加注重真實性以及搞笑效果,劇集作品更加注重戲劇性和藝術性,兩種藝術門類本身有著各自獨立的特色,“劇綜聯動”也沒有那么簡單。如何平衡好真實性和戲劇性之間的關系,在延續劇集原有卡司和看點的同時,盡力展現本體屬性和獨特魅力,成為劇集聯動能否成功的關鍵。
目前來看,劇綜聯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聯動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在共享度上需要達到一個平衡點,否則可能會影響兩個節目的獨立性和品牌價值。同時,聯動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也需要有一定的創意和想象力,否則可能會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此外,劇綜聯動涉及到跨資源的聯動,這不僅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劇綜的宣傳周期,更需要平臺在影視劇和綜藝提案前就充分考慮到聯動的可能性,從頂層設計上對劇綜聯動進行設計。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劇綜聯動也可能出現一些全新的形態和創新。這些新的發展趨勢不僅有助于提高劇綜聯動的質量和水平,還能夠推動整個影視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