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廣電局撰寫的《統籌面向東盟開展國際傳播資源,構建對外交流“廣西樞紐”新格局》《廣西全區少數民族語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情況調研報告》《廣西廣播電視覆蓋調研分析》3篇調研文章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初評為“尋烏杯”職工調研能力競賽優秀作品,并將在學習強國主題教育“調研成果選”上發布。
自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廣西廣電局高度重視,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和目標任務,把大興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始終,聚焦全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年度重點工作,深入一線“把脈”,深挖熱點難點問題,總結新經驗、提出新對策,加快推動廣西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解碼產業現狀 助推行業發展
(資料圖)
4月1日,廣西廣電局赴京東(南寧)商服科技產業園、中國—東盟網絡視聽產業基地等視聽企業開展調研活動,了解掌握南寧市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發展情況。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西廣電局聚焦廣電網絡視聽產業發展,已赴區內多家廣播電視機構和廣電視聽企業,以及北京、四川、浙江等先進省市開展考察調研,了解掌握各地政府培育視聽產業扶持政策,深入了解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廣西廣電視聽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需求,廣泛征求相關企業意見并啟動了《廣西視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制工作,為廣西廣電視聽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相比發達地區,當前廣西廣電視聽產業發展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需要從資金、稅收、人才等多個方面提供更精準的政策支持。”廣西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滿昌學在調研中說道。經過多次調研,他對廣西廣電網絡視聽產業有了更深了解。
廣西廣電局多方發力,不斷優化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結構布局,推動“廣西視聽”產業賽道延展與模式升級。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優化中國—東盟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建設,扎實提升了廣西視聽產業發展整體實力。2022年,全區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79.28億元,比上年增長5.47%。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區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機構)866家,增長率73.9%。
把脈融合“雜癥” 促進效能提升
4月2日,防城港東興市一戶農戶家里,電視畫面閃現出智慧廣電主菜單頁面,戶主逐個介紹自己對每個板塊的使用情況,調研組認真傾聽并時不時詢問詳情。
當日,廣西廣電局調研組一行趕赴東興市,就智慧廣電固邊工程開展調研。除了到農村用戶家中了解智慧廣電機頂盒使用情況,調研組還先后走訪了東興發射臺、市文廣體旅局、江平鎮萬尾民兵哨所等地,進一步了解一村一屏、鄉村安防等智慧廣電項目的建設情況,實地把脈廣電5G助力智慧廣電融合發展中的“疑難雜癥”。
“目前來說,東興市智慧廣電的推進取得一定實效,但仍有一些工作需要完善。如提高基層人員對智慧廣電平臺的操作應用水平、確保已建成的各類系統發揮作用等。下一步,我們將對標更高要求,補齊短板,抓緊啟動項目竣工驗收,確保項目總體建設圓滿收官。” 廣西廣電局公共服務處處長楊偉曄說。
廣西廣電局聯合廣西各市縣宣傳、政法、教育、應急等部門對智慧廣電應用的需求展開調研,探討如何建立健全智慧廣電應用在基層長效管理機制,推動智慧廣電更好地服務宣傳、農業、應急等工作,實現廣電5G助力智慧廣電融合發展。目前已完成廣西廣電網絡公司、廣西廣播電視臺等單位的實地調研,正在撰寫調研報告初稿。
據了解,在這次主題教育的調查研究中,廣西廣電局圍繞中央、自治區的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由4位局黨組成員分別領題開展重點專項調研,分別是智慧廣電融合應用、網絡視聽節目宣傳管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發展、加強局直屬單位規范管理。目前均已完成實地調研工作,進入撰寫報告階段。調查研究及其成果體現工作將持續到今年12月底。屆時,廣西廣電局將對所有調研成果進行綜合匯編,總結調查研究成功經驗,完善調查研究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