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8日,2023MWC上海今天正式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大會主論壇上致辭。趙志國介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284.4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6.5億戶,歷史性實現“市市通光纖、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
二是技術產業的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了涵蓋基站、終端、芯片、核心網的完整產業鏈,打造了一批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產業整體水平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三是融合應用呈現蓬勃的態勢。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一批民生應用全面發展,5G網絡、千兆光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融入制造、電力、交通等60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個,行業賦能扶植作用日益凸顯。
面向未來,數字經濟正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趙志國表示,愿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信息通信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的繁榮貢獻力量。并提四點倡議:
一是夯實技術基礎,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當前,信息通信技術加速演進,跨域融合趨勢愈加凸顯。要夯實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支持骨干企業加強產業鏈建設,帶動上下游的企業協同攻關,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快5G增強技術的研發,加快毫米波、輕量化模組、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和產業的成熟度,積極探索6G潛在關鍵技術,形成一批標志性的成果。
二是加快網絡建設,筑牢信息社會新底座。高質量的信息通信網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要繼續堅持“適度超前”的理念,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部署,進一步提升5G網絡覆蓋水平和網絡支撐能力。根據不同場景的實際需求,圍繞工業園區等重點應用場景加快實現深度覆蓋,縱深推進電信普遍服務,進一步消滅“數字鴻溝”,造福更多用戶。
三是深化融合應用,打造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加快5G規模化應用,促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需要供需雙方協同發力。一方面,信息通信業要積極作為,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以高質量的解決方案滿足各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勵各行業結合自身的特點,加快打造5G+工業互聯網的升級版,深耕5G在采礦、電力、港口等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探索5G在農業、建筑等具有潛力領域的創新應用。
四是堅持互利共贏,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全球信息通信產業蓬勃發展的寶貴經驗,應堅持開放共贏的理念,強化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組織間的多層次溝通,加強在技術、標準、產業、安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合作范圍,深化合作力度,提升合作水平,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社會發展環境,共同推動信息通信業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