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降本增效、精耕細作、提質減量的市場環境下,也經過疫情三年的沉淀與積累,劇集市場明顯呈現出高質量、多樣態、精品化的特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方面,以《覺醒年代》《山海情》《破曉東方》《功勛》《光榮與夢想》《大山的女兒》為代表的重大題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市場效益,口碑和收視雙豐收。另一方面,也誕生了《人世間》《三體》《狂飆》《漫長的季節》《夢華錄》等類型多樣化的劇目,涵蓋年代、科幻、刑偵、懸疑、古裝等多類型。
深耕“四重大”——重大革命、
重大歷史、重大現實、重大未來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電視節上,精品化與多樣化成為主基調。對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做了形象的比喻:“電視劇是老百姓的家常菜,我們請客張羅一桌文化大餐,請來了各種各樣的客人,男女老幼,不能只給人家吃一個類型的菜。都上大魚大肉不行,會吃膩的;都上青菜小菜也不行,他也吃不爽的。既有大魚大肉,又有青菜小菜,大家各取所需,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從政策層面來看,除了以往經常提到的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重大現實之外,高長力提到了“重大未來”,“四重大”形成了當下電視劇的重點選題方向。高長力表示,未來五年已經規劃了100多部重點選題,而且在不斷地更新。此外,還有“何以中國系列”“千古風流人物系列”等很多歷史劇還在創作中,從今年開始就會陸續和大家見面。
據優酷方面介紹,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上甘嶺》已于6月中旬殺青,此外《偵察英雄》《海天雄鷹》《歡樂來到麥樂村》等主旋律大劇也在加緊攝制中。騰訊視頻在電視節期間發布了《三體》原班制作班底、靈河文化再度操刀《三體2:黑暗森林》,耀客文化、騰競體育則將聯手張藝謀導演帶來電競劇《英雄聯盟》。愛奇藝則于上月發布了《偉大的長征》《大醫》等的攝制計劃。
秉持“三回歸”——
回歸共識、回歸傳承、回歸初心
從平臺視角來看,劇集行業正面臨兩個變化,第一是用戶的話語權日益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二是短視頻等的發展,促使長視頻在審美和思想兩個維度“卷”起來,化挑戰為機遇,在優酷副總裁謝穎看來,審美升級、類型融合、有價值觀的表達是未來長視頻的創作方向。 對于精品內容,謝穎分享了優酷的內容篩選思路:首先,選題要“從現實中來,到現實中去”,劇集選題、故事內核能否引發共鳴和共情,是優酷內容創作的最核心;第二,人物要從“人設標簽”走向“深度塑造”,讓人物成為劇集視角的統領者;第三,故事既要讓人“值得看”,也要讓人“喜歡看”;第四,在價值導向上,不僅要“展現現實”,更要“引領現實”。所以回歸共識、回歸傳承、回歸初心是優酷所秉持的行業理念。
同臺“演好戲”——老牌機構
“大而全”,新銳力量“小而專”
目前,老牌影視機構如華策影視、新麗、尚世影業等在大劇層面形成了頭部劇集打天下的氣勢,在上海電視節發布的豪華片單也代表了各自的底氣。比如華策亮相的26部新劇片單,涵蓋重大革命、現實、歷史、玄幻、偶像、都市、懸疑等不同類型和題材。而華策克頓集團作為影視龍頭企業也展現了在電視劇創作上的雄厚實力,多元化和創新性的展現,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期待。新麗的片單既有都市和諜戰,也有熱門IP改編與歷史正劇的全新嘗試。 新銳影視力量“初生牛犢不怕虎”,在新題材、新領域、新類型上也是“火力全開”。比如恒星引力創作的《蒼蘭訣》《怪你過分美麗》等劇集取得了亮眼成績。經過多年的沉淀與積累,恒星引力已成為優質內容為核心的IP運營頭部力量,形成了以IP開發為源頭,打造優質文化內容為追求,聚合影視、音樂、小說、動漫、元宇宙等賽道的業務生態。 西嘻影業由知名制作人楊曉培創辦,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制作頭部精品劇集。比如《千古玦塵》是西嘻影業交給市場第一份答卷,“新仙俠體系”打破了觀眾對傳統仙俠劇的慣性認知。此外,剛剛收官的《夢中的那片海》講述了七十年代一群北京青年命運起落的故事,展現了改革開放浪潮下一輩人的生活縮影。正在創作中的《神隱》是西嘻影業繼《千古玦塵》《且試天下》之后又一重磅打造的仙俠勵志情感大劇,在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創作理念加持下,將繼續掀起東方美學新熱潮。以下是傳媒內參整理的部分影視機構最新片單集錦。
華策影視:
高舉主旋律與現實主義題材
華策集團發布26部新劇片單,主旋律和現實主義題材一直是華策克頓集團布局內容的戰略核心。新劇片單中,《戰爭和人》《太平年》《我心歸處》《快遞小哥》《一路朝陽》《守藏》等劇備受關注。 刑偵、懸疑劇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強類型題材,通過劇情傳達對正義的守護、對違法犯罪的譴責,也通過對警民人物形象的刻畫彰顯人文關懷,《我是刑警》《掃鼠嶺》《勢在必行》等劇頗具看點。此外,《錦繡安寧》《七夜雪》《禎娘傳奇》《錦心如夢》《他定有過人之處》《醉瓊枝》《從善》等劇蘊含傳統文化元素。 都市話題劇和都市情感劇也一直是華策克頓集團最擅長的賽道之一,曾出品諸多爆款,其中蘊含的溫暖、治愈、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成為眾多年輕人的精神撫慰和力量來源。新劇片單中,《請和這樣的我戀愛吧》《我們的翻譯官》《一厘米的陽光》《想把你和時間藏起來》《第二十八年春》《都是好時光》《承歡記》《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沒有季節的都會》等都市劇蘊含溫暖、治愈、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26部新劇片單,涵蓋重大革命、現實、歷史、玄幻、偶像、都市、懸疑等不同類型和題材,既有彰顯使命擔當的主旋律引領之作,又有大膽嘗試、銳意進取的創新題材。
SMG:堅持守正創新,
聚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
第28屆上海電視節之際,上海文廣集團攜一批精品力作亮相,旗下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也帶來了題材多元、品相上乘的優秀影視作品,包括都市情感劇《繁華似錦》《轉角之戀》、電影《冬陰功拿鐵》和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破曉東方》。 其中, 都市情感職場大劇《繁華似錦》正在東方衛視及優酷全網獨播。該劇不止講述成年人的愛情,更是一部聚焦都市女性成長的奮斗史。劇中講述了三位不同身份、性格的女人,遭遇著不同的人生困境。蘇沫從一個服裝店的柜姐,進入侒盛公司,從新崗位重新出發,在重啟人生、走上職場進階之路的過程中遭遇了很多挑戰。 面向新征程,上海文廣集團將始終堅持守正創新,聚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主動擁抱機遇、迎接挑戰,立足上海、面向國際,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西嘻影業:多樣化劇集7連發
保持高頻率、高品質的劇集輸出,是西嘻影業始終牢記于心的創作標準。上海電視節之際,西嘻影業出品及制作的7部劇集《好事成雙》《她和她的群島》《神隱》《六姊妹》《煥羽》《似錦》《她比煙花寂寞》一經亮相引發業內高度關注與期待。 其中,《好事成雙》主要圍繞全職太太林雙的婚姻與職場生活展開,林雙和所有的全職太太一樣,在生活與事業中面臨兩難的抉擇,她的“第二次人生”注定開啟得不平凡,但她卻愈戰愈勇、收獲驚喜,相信這會為所有身處同樣困境的女性群體們提供新的解題思路。 女性群像劇《她和她的群島》則把鏡頭聚焦在現代非典型“母系氏族”的家庭中,非典型的家庭結構折射出的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悲歡離合。三代女性的群體生活暗潮洶涌,她們面臨的家庭、親子、婚戀問題極具代表性,女性群像該如何破局新生成為該劇的一大看點。 仙俠題材一直是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影視劇類型,如何破局出新,是團隊一直都在思考的命題。趙露思、王安宇領銜主演的古裝仙俠情感劇《神隱》跳脫了傳統仙俠模式,讓美輪美奐的東方美學為甜虐交織的仙俠情感鋪墊好藝術情緒,相信全新世界觀將為大家帶來不同凡響的視聽盛宴。
恒星引力:主打“幻想、漫改、
都市、古韻”影視劇四大廠牌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傳統文化,讓世界愛上中華文化是恒星引力一直以來的核心價值觀。在五周年恒星引力發布的信息中,“幻想、漫改、都市、古韻”影視劇四大廠牌的方向十分明確。各個廠牌立足于作品本身的特質,持續發揮青春、陽光、正能量的內容價值。 目前,恒星引力多部精品劇集已拍攝完成,即將與觀眾見面,包括展現新國風美學的《七時吉祥》、講述民族品牌復興故事的《我要逆風去》、改編自國漫頭部IP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其中《我要逆風去》表現了當代中國年輕人奮發昂揚的精神風貌,記錄了老一輩國潮品牌匠人的初心與堅持,獲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支持。正在籌備中的《狐妖小紅娘竹業篇》《狐妖小紅娘王權篇》《萬渣朝凰》等作品將在多賽道全面發力。
耀客文化:
堅持現實題材創作方向
由耀客文化、優酷聯合出品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后浪》自播出已來以中醫文化出圈,該劇講述了中醫藥大學教授任新正辭職創辦中醫傳承班,對個性不同、職業背景身份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最終帶領他們成長為傳承中醫藥的奔騰后浪的故事。耀客文化最新儲備片單顯示,下半年,諜戰劇《梅花紅桃》、武俠劇《金庸武俠世界》、涉案劇《浴火》將播出。此外,《英雄聯盟》《大熊貓》等劇正在創作中。 耀客文化副總裁孫昊曾表示,耀客文化堅持現實題材的創作方向,結合不同行業的故事,觸及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建立情感共鳴;也將進一步發力古裝劇,創作符合主流價值觀和主流審美,受年輕人歡迎的古裝作品。
咪咕:
精準布局微短劇賽道
作為咪咕公司微短劇廠牌,咕咕工作室以“為好想法創造好內容,為好內容創造高價值”為愿景,精準布局,精確賽道,目前已累計開發制作微短劇項目近百部、總播放量30億次以上。 咕咕工作室發布的“現實治愈·砥礪前行”“多元宇宙·向新出發”“東方傳奇·古意新聲”“情感都市·肆意人生”四大單元微短劇片單包括《南繁一家人》《夏日有風迎》《小食光》等作品,以“小體量”呈現中國人民“新群像”,用真實感觸帶來一場治愈之旅;《號外號外》《眠夢之城》《跨越世界來見你》等結合科幻元宇宙題材和數字拍攝新技術,將帶領觀眾探索科技之下的人性之美;而在“東方傳奇·古意新聲”單元,諸如《藏藥令》《青雀成凰》《浮世三千》等將致力于為用戶帶來極致美學體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情感都市·肆意人生”單元則帶來《掌心難逃》《他和她的秘密》等差異化好劇,用濃烈情緒張力帶來肆意爽感。 可以說,在經歷了大浪淘沙之后,如今的劇集市場更加理性,對待創作也更加冷靜,長劇更注重思想性、人文性、藝術性及社會價值,短劇集在細分領域以小見大,更具陪伴、減壓、下飯功效。在長短劇雙向奔赴的市場,唯有好題材、好故事、好制作才能立足不敗之地,也將開掘出中國式劇集精彩未來。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