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河北正定舉行,中興通訊首席發展官崔麗受邀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上發表題為《變中求變,以數智興未來》的主題演講。
崔麗認為,當前,在宏觀環境日趨復雜和全球經濟承壓的大背景下,強化數字經濟尤其是加速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已成為普遍共識,同時,伴隨著中國以5G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的加速完善,工業互聯網的各項探索和實踐也已全面展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轉型升級必然伴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這也是企業和社會進步所必須經歷的。為此,中興通訊主張變中求變,主動擁抱數智化浪潮,在行動上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數貫通”和“以智賦能”,錨定“技術、應用和盈利”三個進階必答題,做時間的微積分,構建更具韌性的社會經濟體系和更為廣闊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變中求變,因勢利導,助力產業數字化升級
【資料圖】
崔麗回顧,5G商用已經四年有余,在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東數西算”工程實施、“雙碳”目標推進等背景下,以5G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和新型數據中心等算力設施的建設持續深化,算網融合加速演進,個人體驗、智慧家庭、產業轉型、社會治理等數智化應用創新蓬勃發展。
她指出,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是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工業互聯網則形同信息高鐵,賦能工業數智化轉型,加速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和拓展,始終是信息產業、行業持續發力的重點方向。中興通訊也有幸參與其中,攜手運營商、行業和生態伙伴持續探索實踐。
在河北領克汽車,中興通訊5G云化AGV助力構筑柔性產線;在鞍鋼,鐵水運輸全天候24小時無人化作業,首個云化PLC成功落地;在匯豐石化,智慧煉化綜合管理系統的應用使得安全生產檢測效率提升4倍;在四川電信,云倉數配實現供應鏈層級大幅簡化,配送效率提升50%;在平煤神馬集團,5G、云計算、AI與選煤生產場景相結合,實現了選矸車間無人值守,原煤含矸量降低至5%以下;在云南神火鋁業,智能升級后預期年節電9000萬度。
“以前我習慣用‘走入無人區’來形容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因為沒有路書再可以參考,我們必須充當先鋒的角色。”
崔麗表示,時至今日,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仍在路上,我們需要不斷摸索和奔跑。同時,伴隨著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的空前復雜,數字浪潮帶來了數據大爆炸,尤其是AI的高速發展對算力、算效和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數字與實體世界在相互融合的同時,數字化及AI帶來的數據隱私、歸納偏見、模型安全等多重挑戰也紛至沓來。為此,我們需要主動求變以應變,緊抓更加有限的時間窗,承擔更大的壓力和責任,加速數智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進化。
錨定“技術、應用、盈利”三大進階必答題 加速產業韌性生長
崔麗強調,任何技術創新到大規模應用,一般都要過三關:技術關、商用關和盈利關,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也不例外。
首先,從技術進階角度來看,打通OT域的“最后一公里”,核心就是要從“盡力而為”到“萬無一失”。
她強調,我們需要融合CT的質量、IT的速度、OT的精準和DT的智慧,以5G+TSN構建可承諾確定性通信,通過硬件加速、無線邏輯鏈路和延遲臨界值設定、FlexE等,實現5個9可靠性下的小于5ms的低時延和“μs”級的“零”抖動,有效支持工業控制、云化PLC等工業核心領域應用;在單載波資源下,子帶全雙工可以同時保障單用戶1.4Gbps的上行吞吐量和低至4ms以內的端到端時延;基站的通感算控融合,可以在基站的通信功能上提供原生的感知能力,同時結合算力和控制拓展應用空間,使能智慧低空和智慧交通等應用場景;Redcap則以更低的成本滿足中高速物聯場景的需求,從而大大拓寬5G的應用場景,推動無處不在的萬物互聯;融合數采通過多樣化技術手段,最優性價比情況下實現數據全域融通,構建虛擬總線,為數字資產增值和變現奠基;在此基礎上,引入大模型等AI技術,構建智能進階的領域大模型,進一步助力降本提效。
其次,從應用進階的角度來看,“馭繁于簡”和“量體裁衣”是兩大核心。任何工業場景的數字化應用,都是多種信息技術的全面結合,同時數字化應用的核心是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必須考慮投入產出和便捷維護。
在崔麗看來,面向行業領域應用,“馭繁于簡”和“量體裁衣”主要體現在To B設備形態級的數字化超融合、敏捷交付和智簡運維,精準便捷的匹配業務需求和服務質量,切實助力企業客戶數字化應用多快好省,同時需滿足安全、三免(免設計、免安裝、免維護)運維等要求。為此,中興通訊通過NodeEngine算力基站,OLT光接入設備開放算力,精確匹配不同場景需求,云網業一體,一塊板卡,一對光纖,一對IP,一個小時專網開通;1U大小的超融合產品,集成了基站、核心網、智能運維和算力等,方便在各類場景快速部署;i5GC極簡核心網、iCube云網一體柜,則是基于預集成,即插即用,可以實現各類業務場景的快速部署和極簡運維;游牧基站、本安基站和防爆基站,TSN工業網關、視頻工業網關等,則可滿足不同工業場景下的特殊應用需求。此外,為了便于快速驗證網絡和算力部署是否滿足業務需求,中興通訊還推出了行業綜測儀,可以模擬多種工業場景下業務,助力高效安全部署。
最后,從盈利的角度來看,縱使有政策支持和社會價值的持續高漲,也需多方有利可圖,激發市場內在驅動力,工業數字化應用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崔麗表示,數字化轉型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很難套用統一的模式,具體到任何行業的任何一家企業,都有各自的機制、規劃和場景,個性化差異非常大,橫向跨越和復制的難度極大。為此她提出,企業的核心本質就是交易,對內體現在能力的共享復用,對外體現在提升交易效率。中興通訊在兩年多前提出“數字星云”的交易架構,其核心理念就是以確定的架構持續優化底層核心能力,抽象共性特征,構建80%—90%的可復用且靈活組合的組件,同時輔以DevOps等低代碼能力,快速實現10%—20%的場景化定制開發,持續迭代演進。作為一個開放平臺,數字星云是一個可持續生長的數字生態系統,能幫助企業實現數字資產的可積累、可流通、可復用,幫助企業兼顧數字生存與業務發展兩方面需求,達到業務有韌性、系統可生長、成本能降低。
在演講中,崔麗重點介紹了中興通訊南京濱江智能制造工廠,她指出,濱江工廠占地1300畝,總投入約200億元,2022年的產值已接近500億,整個智能制造轉型有五年的規劃,2020年的核心是打造5G應用示范,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2021年,打造5G全連接工廠IT+OT融合,基于數字星云實現智能濱江;2022年則是生產、運營管理全面優化,向極致濱江的目標持續邁進。目前,南京濱江智能制造基地已上線24大類、110余項5G+工業融合創新應用,并與牧龍實驗室廣泛開展生態合作,探索工業互聯網更廣闊的空間。她強調,回顧整個過程,“頂層設計”、“立體推動”和“長期主義”是構筑數智韌性生長的關鍵。
崔麗表示,面向未來,中興通訊愿與行業伙伴繼續加強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合作與創新,加速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她呼吁,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讓我們一起“以求變應時變”,加速數智進化,共同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價值。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