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恢復和提升生態環境、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日前,《衡水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2025年工作要點》印發,衡水市將著力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充分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寶貴遺產,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千年運河煥發新活力。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好大運河文化遺產挖掘梳理工作,完善分級分類保護名錄和檔案,并進行及時更新和動態調整。持續推進唐宋武城遺址等重要古城的考古勘探及保護工作,繼續實施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段等大運河本體重要點段保護修繕工程。持續加強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口挑水壩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國沉船遺址、頭屯七十二皇窯址等地的巡查保護力度,并做好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登記和檔案完善工作。持續發揮文物安全長效管護機制作用,加強區域間和部門間協作配合,履行好大運河文物安全監管責任。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持續開展綠色廊道建設,著力提升沿河綠化水平,增加沿線鄉鎮、村莊綠化總量,推進沿線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按照“鞏固成效、提檔升級,科學評估、精準施策”的思路,重點針對大運河周邊深層地下水開采區和地下水位不穩定區域,持續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河湖生態補水等綜合治理措施,持續鞏固提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推動故城縣水源貫通綜合整治、景縣河渠連通、阜城縣南水北調阜景干線新增口門等項目建設。
深化文旅融合發展。開展旅游景區創建行動,積極推動故城縣董學村、認養一頭牛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指導阜城云農生態玫瑰園、景縣開福寺舍利塔景區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業態產品,提高服務水平。同時,開展鄉村旅游提質行動,舉辦阜城縣梨鄉賞花活動、景縣歡樂賞花季、故城縣油菜花賞花季等鄉村旅游活動,植入生態觀光、科普教育、文化體驗等業態,打造賞花經濟,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挖掘文化價值內涵。落實《河北周末休閑省旅游場景業態提升建設指引》,積極謀劃大運河文化旅游帶新場景、配置新業態。推進研學旅游發展,舉辦研學旅游大會,推出一批研學旅游線路、課程,加強宣傳推介。推進5G、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景區、文博、演藝等領域的應用,推出一批沉浸式體驗項目。同時,以河北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項目為抓手,深入挖掘大運河(衡水段)承載的深厚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提升河北梆子《運河渡口》、歌曲《大運河,我為你唱首歌》等作品,新創河北梆子現代戲《藏書風云》等主題文藝作品。(通訊員韓敏)
關鍵詞: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千年運河 衡水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2025年工作要點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